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奉軍入關後,任性妄為。三月五日,奉軍一部由天津開到廊房,在車站檢查往來旅客,使中外人士大吃一驚。事情很快傳到北京。
北京國務院去電勸止,說明廊房不是戒嚴區,不可以檢查旅客。奉軍依然繼續執行勤務,置之不理。
而張作霖所發通電也不正麵回答北京政府的關切“出兵扣械,係堅元首主戰之心,兵已入關,無可撤退,長江有事,即可南下應援。”
他請北京政府在天壇一帶指定營房以便奉軍進駐,並沒有等待答複,他的部屬已經急不可待在天壇、南城一帶找兵房了。
張勳和張作霖是兒女親家,張作霖幕中有許多複辟派,而奉軍又長驅入關,直迫京師。不能不使人連想到不久前的辮子兵。是不是複辟的醜劇又要重演?張作霖曾與主戰派的一夥督軍聯名通電保釋張勳,此來是不是為他的親家保駕來了。
北京城內外一派肅殺之氣,人們談奉軍色變。一切都好像張勳入京前夕一樣,北京城內許多富豪達官紛紛出京,車站上擠滿了出京的旅客,扶老攜幼,恍如大難臨頭。
馮國璋在總統府春藕齋舉行緊急會議,報告局勢的險惡,認為自己唯有引退。一邊說一邊把先一天未發出的通電原稿給大家傳閱,與會人士苦臉相對,鴉雀無聲。會議還是無結果而散,馮的通電也沒有發出。
馮在此之前,曾派財政總長王克敏到蚌埠去會晤倪嗣衝,去做倪的工作,試圖和倪改善關係。這時王克敏有電給馮,說倪嗣衝對總統沒有成見,隻請總統起用芝老(段祺瑞),罷免李純。
另一方麵,馮又接到天津的報告,說張作霖仍然擁護元首,張的目的是在鏟除主和派,組織強有力的內閣。
一切跡象顯示皖係和主戰派並不是想即刻逐馮下台,隻是想進行新國會的選舉。
為了自保,六日馮發表命令,指定五月二十四日進行眾議院議員的選舉,六月二十日進行參議院議員的選舉。
七日奉天方麵發表張作霖和曹錕、張懷芝的往來電,
張作霖五日電表明他的宗旨“擁護中央,維持大局,始終團結,戡平內亂,聯絡同誌,共救危亡。”
很快傳來消息,天津會議準備將奉軍編入證南第一路,後來又改編入第二路,張作霖都極力表示服從。
他在電報中說“奉軍現已編成六個混成旅,若不開拔,則對同誌為不信,對我兄為不義,各旅不日即可到徐,會合大軍,敬聽指揮。”
張作霖在另一通電報中極力解釋“自己毫無個人野心,自己對財產身家功名權位皆已逾量,尚複何所希冀,隻以目前時局為重,弟處擴張實力,專以輔導我兄起見,此外毫無私意,若有虛言,鬼神鑒察。”
曹錕則在七日的給張作霖回電中歡迎奉軍入關,稱讚張作霖“耿耿大義,磊落光明,骨肉之交,誼共生死”。請奉軍集中徐州,加入第二路;還請加派一個或兩個混成旅開到漢口,加入第一路。
張懷芝則發電稱道奉軍入關,“壯我士氣,固我後援”,並稱已指定韓莊為奉軍南下的第一站。
張作霖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公開這些電報呢?顯然他心裡清楚大家擔心的是什麼。彆看他出身草莽,卻是個極有心計之人。
就拿他搞掉對頭馮德麟這事來說,就非常人可比。張勳在北京搞起複辟後。張作霖與謀士袁金鎧商量,決定讓馮德麟以奉天全權代表身份前往北京與張勳接洽。
張作霖的打算是,若複辟成功,自己是有功之臣;倘若失敗,便把責任推到馮德麟身上,正好除去一個心腹之患。
馮德麟不知是計,欣然前往。
結果,張勳複辟失敗,張作霖馬上發電擁護共和,而馮德麟在京則以“背叛共和罪”被免職罷官。張作霖再當好人,不避前嫌為馮德麟說情,替他在北京謀了個總統府軍事顧問的閒職。馮德麟的二十八師便落入張作霖手中,從此獨攬奉天乃至關外大權。
張作霖的這些表麵文章彆人信不信不知道,反正馮國璋不信。七日這天,他把已擱置了三天的通電發出。
皖係和主戰派並不想立即驅逐馮下台,馮國璋的通電發表後,曹錕、張懷芝、張敬堯等都有回電對馮推崇備至,直、魯、蘇、皖、贛等六省督軍發出聯名電,力斥推倒元首和準備複辟為無稽讕言。
張作霖八日亦發電說“挽救時局,隻我大總統一人。”不過,張作霖建議“擇定總理一人,組織完全內閣,總理得人,各方同意,政令自行,切勿輕懷退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