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總長薩鎮冰
司法總長朱深
交通總長曾毓雋
否決了教育總長夏壽康,農商總長張誌潭。而以田文烈兼農商總長,傅嶽棻代理教育總長。周自齊則被任命為幣製局總裁。
靳雲鵬當了國務總理,但仍兼任邊防軍訓練處處長,因此而一半是大總統徐世昌的部屬,另一半是邊防軍督辦段祺瑞的部屬。
靳雲鵬(1877—1951年1月3日),字翼青,生於山東省兗州府鄒縣苗莊村(今鄒城市嶧山鎮苗莊村)的一個普通農家,其父名為靳長生。後遷往濟寧。靳父先逝,依靠寡母邱氏賣煎餅、當奶媽為生(靳母作過潘複的乳母)維持生計,靳氏兄弟姐妹也常走街叫賣。??靳雲鵬八歲時入私塾讀書,五、六年後,因家中生活拮據,便到南關柳行街當勤雜工。
十八歲時,因生活所迫與弟弟靳雲鶚,投奔了袁世凱在天津小站督練的“新建陸軍”。其弟靳雲鵬因眼斜,被以貌取人,隻列名備補兵,清掃馬廄廁所。
靳雲鵬做事勤樸踏實,某次袁世凱巡營,見靳工作認真,好學不倦,遂予提升。四年後,被選入附設炮隊隨營武備學堂第一期學習。畢業後留任教習,深得該學堂監督段祺瑞的賞識和器重。
一九零二年任北洋軍政司(後改北洋督練公所)參謀處提調,後改任浙江新軍標統。一九零九年(宣統元年)??,經段薦舉,調任雲南清軍第十九鎮總參議,後任段祺瑞第二路軍的總參謀。
這是個為中國從專製和平過渡到民主共和中做出過特殊貢獻的人,他也因此而名聲大振。辛亥革命後,南北和談期間,段祺瑞曾和南方軍方開第二條談和通道,就是由靳雲鵬具體操作的。從此,更成為段祺瑞的親信。
一九一二年七月經段祺瑞舉薦,靳雲鵬任第五鎮統製,並會辦山東軍務。同年九月授陸軍中將,經段祺瑞向袁世凱保薦,再任北洋軍第五師師長,一九一三年八月暫行代理山東都督,並加陸軍上將銜,十二月正式任命。兩年後,又被袁世凱任命為泰武將軍,督理山東軍務。
一九一五年,袁世凱密謀稱帝,九月十五日,他曾參與十四省將軍聯名電請袁世凱登基。一九一五年十二月被袁授封一等伯爵。
他在心底是不讚成複辟帝製的。一九一六年四月,和反袁護國相呼應,他密電各省,準備聯名通電袁取消帝製,因人告密而遭袁忌恨。於五月三十日被袁世凱邊緣化調將軍府。但因禍得福,獲“反對帝製”的美名。
靳平素事母至孝,而靳老夫人雖目不識丁,但卻是個品德高潔之人。其兩子雖已大貴,靳家家風仍極樸厚,袁世凱在日對靳母讚不絕口。
有記載每逢袁家請靳母吃飯,這位老太太必帶四包禮物“雞蛋十個,豆腐四塊,煎餅六斤,鹹菜一罐。”而禮單上則寫的是“吉子十個,都福賜快,堅兵祿金,賢才一貫。袁世凱必親自點收,即席大嚼,賓主稱快”。
靳雲鵬從政的同時,也致力於辦實業,特彆是晚年。曾與日本大倉係財閥合辦膠東魯大礦業公司,代表中方出任理事長兼總經理。還在濟寧、濟南等地廣置房宅和田產,又與人合夥投資在濟南開設魯豐紗廠,還在濟寧等地開辦電燈公司、濟寧麵粉公司等企業。據不完全統計,從一九零八年到一九二六年的十八年中,他獨家投資或合夥經營企業有二十多家,擁有資產六千五百萬元之多。
靳雲鵬是屬於白手起家之人,當上國務總理這年剛剛四十歲。
靳雲鵬雖然是段祺瑞的四大金剛之一,皖係的大將,但他不像段和小徐一樣到處樹敵,而是待人以誠而遊走各方。
除了和奉係首領張作霖及直係曹錕有特殊關係外,因為是山東人,和直係的實力分子王占元、吳佩孚又有同鄉之誼。
在馮(國璋)、段(祺瑞)之間他曾起過橋梁作用,又是曹(錕)、張(作霖)之間的媒介。
他還透過吳佩孚和西南示好,策動全國名流舉行和平聯席會議。預定的人選有直隸嚴修,江蘇張謇,浙江錢能訓,安徽龔心湛,湖北周樹模,湖南熊希齡,江西李盛鐸,陝西於右任,廣東唐紹儀,廣西岑春煊,雲南張耀曾,貴州朱啟鈐,福建張元奇。
這也就使得他能贏得多方麵的支持。
靳雲鵬的抱負是要促成直皖兩係重歸於好,進而促成南北和議。他有一個打算,想請吳佩孚出任北方總代表,曾派吳光新到衡陽拜訪吳佩孚。他認為吳佩孚和西南方麵已連成一氣,如果吳出麵,和談是會達成圓滿結果的。
這時,正值王揖唐在上海四處碰壁,王卻揚言不離滬,不辭職。
靳聽了冷笑說“看你冷板凳坐到幾時?”
靳雲鵬組閣是安福係最失落的事,也是徐樹錚最不利的時候。幸而小徐在外蒙古立了大功,回到北京還有威風。
小徐去西北,本是大徐一個調虎離山之計,隻是想把他充軍到外蒙古,免得他在北京搞風搞雨,怎知卻給了小徐一個立大功翻身的機會。
當小徐第一次由庫倫返京時,帶了外蒙請求撤治的全卷來。他的架子真大,國務院請他列席報告,他竟派楊誌澄代表參加。
雖然這個時候小徐的死敵靳雲鵬主政國務院,儘管很不情願,但迫於情勢,無法不接受小徐的要求,裁撤了庫倫都護使,外蒙問題悉由籌邊使全權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