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風雲人物演義!
周樹模1860~1925,字少樸,號沈觀,湖北天門人。少好學、性沉靜、寡言笑,家貧無力購書,常借書手抄。十五歲取秀才,十九歲入湖北經心書院讀書,二十五歲中舉,二十九歲中進士,選為庶常。一八九八年任武昌兩湖書院理學分教和文學分教,同年授翰林院編修。
這是個口碑極佳之人。
一八九六年天門水災,出麵以工代賑督修唐心口堤防。一八九九年任監察禦史,先後彈劾廣西提督蘇元春、閩浙總督魏光燾瀆職不法,二人皆被罷黜。
一九零五年九月,隨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歸國後,參與憲政討論,任審定課委員。次年四月,改授江蘇提學使,赴任前幾次上疏請求實行君主立憲,並代鎮國公載澤草擬《立憲疏》。七月,清廷設官製局於海澱,受光緒帝指令兼副提調參加改訂官製。
一九零七年東北改行新省製,周任奉天左參讚,次年升署黑龍江巡撫,兼副都統。在黑龍江巡撫任上,著力道府縣治設置,加強陸軍訓練,大力興辦學堂,獎勵移民墾殖,調整厘稅,開辦銀行,整頓廣信公司,創辦奉鹽官運局,政績卓著。
上任一年後,庫入從每年不足白銀九十萬兩,躍增至六百餘萬兩。
外交上采取“待之以和平。持之以堅定”的方針,曾上《籌議應付俄日方策疏》,為清廷采納。隨即在滿洲裡設立臚賓府治,派員搜集大量邊界線資料,測繪全省地圖,查勘邊界。
一九一一年兼任中俄勘界大臣,在與俄談判中,廣征博引史誌文獻及有關條約,據理力爭,粉碎沙俄將滿洲裡劃歸俄境的陰謀。
辛亥起義後,周在黑龍江成立“保安會”,自任會長,以“清除內患,維持秩序,看守門戶”為己任。後曾受聘於袁世凱,於一九一四年出任北京政府平政院院長。
袁世凱蓄謀稱帝時,加封周為中卿,周拒不受,辭平政院長職,去上海。
行前走訪副總統黎元洪,勸其拒絕袁世凱“武義親王”封爵,說“願副總統為鄂起義稍留體麵。模前清曾任封疆,尚棄官出走,副總統將來尚有大總統希望,一受冊封,則身名俱廢。袁氏所為,喪亡無日,願為民國計,為鄂人計,為本身計,堅決勿受此王封!”
隨即南下。一九一六年黎元洪繼任總統,周複返京任平政院院長兼文官高等懲戒委員會委員長,不久自去職。
過去徐世昌提出周樹模組閣,安福係曾堅決反對,現在,為了搞掉靳雲鵬,不惜以此向徐世昌示好。
三月三日起,安福係為了倒閣,該係所屬的三位總長——財政總長李思浩、交通總長曾毓雋,司法總長朱深拒不出席國務會議,並同時提出辭呈。
安福係的倒閣行動遭致其對立麵的強烈反對,以曹錕、張作霖為首的八省督軍紛紛發出通電,力挺靳雲鵬內閣。
推出周樹模組閣,徐世昌自然求之不得,但當時也有一個大難題,就是陸軍總長的人選。靳雲鵬是自兼陸軍總長,他的內閣垮台了,靳自然不會繼續留任陸長。大徐可不想小徐出任這個新閣的陸長,選彆的人在段祺瑞那裡肯定通不過。
權衡利弊和輕重緩急後,徐世昌選擇了堅決挽留靳內閣。段祺瑞麵對如此大的反對力量,也隻好勉強地表示挽留靳內閣,同時也不反對把河南易督暫緩。
靳雲鵬很快回到國務院繼續辦公,段命令安福係的三位總長收回辭呈。
河南督軍趙倜隨即發表通電響應吳佩孚,表示趙倜已公開地倒向直係一邊。這樣一來,段祺瑞的河南易督之舉,簡直是偷雞不成反倒丟了米。
吳光新的豫督又告落空。他的怨氣完全集中在他的本家吳佩孚身上。
三月二十日有電痛罵吳佩孚“偏裨後輩,事理糊塗,屢為出位之言,不量身分,妄自尊大,顯係彆有陰謀,意存挑撥。”
保住了靳雲鵬內閣,造成了河南易督的人事命令無效,八省聯盟先聲奪人,一出手就打了個大勝仗。
靳雲鵬的國務總理獲得支持,這使他對段係漸行漸遠。段和段的死黨也對靳更加有氣,越發認為他是忘恩負義,通謀敵黨,背叛恩師。
三月十四日張作霖派了王乃斌,帶了一封親筆信給段祺瑞,力勸段不要聽小人之言而疏遠靳。
信中有言“乞鈞座勿納宵小之言,免為盛德之累”。
作為靳雲鵬兒女親家,張作霖本是一片好心,沒想到事與願違。因為他的這封信帶給段的是怒上加怒。在段看來,靳竟拜托外人來向他說情,實屬不可原諒。
剛巧這時候靳雲鵬前來晉謁,段在火頭上即予以擋駕。
靳雲鵬不知個中原委。第二天靳又來晉謁,不待通報即直入內室。他本是段的四大金剛,自然可以隨便登堂入室。
段見到他,劈頭劈麵就大罵他一頓,說“你已當到國務總理了,怎麼還是這樣不明事理,你以為借重外援就可以駭倒我嗎?你眼中還有我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