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北歸_民國風雲人物演義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4章 北歸(2 / 2)

隨後於六月七日晚由武漢起程。八日抵鄭。

所部第一旅駐許昌,第二旅駐駐馬店,第三旅分駐順德、磁州,騎兵團駐黃河橋,步兵八團駐新鄉縣。

沿途旌旗滿目,帳幕相望,軍容整齊而士氣高漲。

吳佩孚所部北歸,直接的結果是直皖兩係短兵相接,段祺瑞早就已經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他不能不有所應對。

早在一九二零年四月下旬,駐防陝西的奉軍許蘭洲部忽然移動到華陰、潼關、觀音堂一帶。這個行動使段祺瑞懷疑是奉軍有企圖移向河南,策應直軍北進。

五月十七日,段祺瑞曾在團河召集秘密會議,作了一係列的軍事布置。

一麵召回徐樹錚,並將全部西北邊防軍調回北京附近,一麵決定自己出馬擔任川陝剿匪總司令,率領邊防軍一三兩師向陝西出發,討伐陝南民軍和川滇靖國軍。

為了提防靳雲鵬在北京搗鬼,準備派其為副司令或參謀長,令其隨軍出發。這其實是在“聲東擊西”,真正目的並不是向陝西出兵,而是準備進軍鄭州。其計劃是首先驅逐河南督軍趙倜,然後派軍防守京漢路南段,阻斷直軍的歸路。如果直軍打算強行通過,就地予以迎擊。

段祺瑞認為在河南與直軍作戰,不但北京根據地不致受到戰火的威脅,而且山東、安徽兩省的皖係軍隊可以側擊直軍。

但是,當段帶兵出征陝西的消息傳到關外,張作霖立刻借口邊防軍出動,北京防務空虛,要求準許奉軍入關“拱衛京師”。如果北京真的由奉軍拱衛,北京就變成張作霖的天下了,這便使得段祺瑞,被迫放棄這個想爭取主動的作戰計劃。

六月十三日,一直出語驚人的吳佩孚在鄭州發出一個爆炸性的電報,分致反皖的八省聯盟各督軍,內容是反對安福係包辦上海和會,建議召開國民大會解決一切問題。

這個電報之所以具有爆炸性,是因為這個建議不但遭致皖係的強烈反對,八省聯盟內部也是一片反對之聲。聯盟的領軍人物之一的張作霖為此而大發脾氣,就連吳的上司曹錕也一個勁地搖頭。

北方反段的軍人雖然不滿意吳的狂妄,但考慮到直皖戰爭爆炸在即,吳是一個肯打硬仗的虎將,其軍隊又能征善戰,因此而對吳的過分言行,隻好隱忍於心。

但是,吳這一通電得到南方各人民團體的熱烈歡迎。

吳佩孚將其主力布置在河南,造成北方風雲突變。奉軍為了暗中策應直軍,也零零星星地分為三營五營開進關來,六月十日駐獨流鎮的奉軍四營,經過天津開往廊房。

曹錕也於六月十日派兵監視德州兵工廠,並以德州為直軍右翼的前哨陣地。

六月十五日,吳佩孚偕同三個混成旅的旅長到了保定。同日,江蘇、奉天等省代表也都到保定,來參加曹錕所召集的軍事會議,這是一次秘密的,卻是極重要的軍事會議。

段祺瑞方麵自然也積極布置,他密令駐守濟南的邊防軍第二師師長馬良作好動員準備,俟機北向進攻德州,或者西向側擊鄭州。

為了準備打仗,皖係積極籌措戰費,由安福係的交通總長曾毓雋,以京綏路為抵押,向日本借款五百萬元作為戰費。

在中國內爭上,日本是傾向皖係的,日本方麵本來是願意幫這個忙的。隻是這個時候,日本已不能像歐戰期間那樣,可以在亞洲尤其是中國為所欲為了。美英等已經聯合起來,在中國問題上采取強硬的立場,監視著日本的一舉一動。

由於美英兩國出麵乾涉,皖係以京綏路向日本押借五百萬元沒能如願。

這時候,皖係無論在外交上、財政上、或是作戰的戰略地位上,都處於十分不利的地位。

最大的致命傷是兩個,一個是主張武統,發動南北戰爭。在全國人心盼望和平統一的時候,內戰是不得人心的。一個是親日,當時全國人心都痛恨日本侵略,尤其在歐戰期間乘火打劫,企圖獨吞山東。國人對日如對過街老鼠,皖係的親日自是大失人心。

即便是在軍事布置上,皖係也居於不利的地位。駐防洛陽的西北邊防軍,處於鄭州直軍與潼關奉軍之間。駐防信陽的皖軍吳光新部,也是處於河南、湖北兩省直軍夾擊態勢中。而在廊房的西北邊防軍,也在奉軍監視之下。

將領方麵,張敬堯禍湘,馬良殘殺抗日的愛國分子,這兩個人是很不得人心。傅良佐、吳光新都非將才,倪嗣衝則在重病中,段芝貴不過是袁世凱的寵兒,善溜須拍馬而不堪大用。皖係的將領數來數去還是隻有徐樹錚像回事,段祺瑞在重要關頭更離不開小徐。

局勢一天比一天緊張。六月十六日曹錕電請解除川、粵、湘、贛四省經略使。

六月十七日徐樹錚由庫倫返抵北京,暫時放棄他“西北王”的事業。

吳佩孚雖然請張敬堯派軍接防,可實際上他是決定把衡陽移交給湘軍的。他和湘軍驍將趙恒惕已經是惺惺相惜的朋友,吳佩孚所部整裝離開之時,也就是湘軍進軍之日。

但是,當時的形勢對湘軍來說並不樂觀。

張敬堯是北洋勇將,軍隊已經擴充到七萬人。他自兼北軍第七師長,直屬的部隊則有湖南暫編第一第二兩師和第一混成旅。歸他節製指揮的還有協助長沙防務的第十一師(師長李奎元),駐防湘潭的第廿師(師長範國璋),駐防常德的第十六混成旅(旅長馮玉祥),駐防湘東的暫編第一師(師長張宗昌)和安武軍一部分。

衡州和寶慶是長沙的前方兩個據點,張敬堯派他手下的兩員大將,湖南暫編第一師長田樹勳守寶慶,兼長寶鎮守使,第二師長吳新田守衡州。

南軍方麵,湘桂軍各據有郴永一隅之地,不過沅水上遊的廣大地區則屬於湘西民軍勢力範圍,所以南軍占領區的麵積也不算小。

張敬堯(1881年—1933年5月7日),字勳臣,安徽省霍邱縣人。

幼年當過糧坊學徒,後流落山東,因犯殺人罪潛逃京津地區。一八九六年參加袁世凱的北洋新軍隨營學堂,結業後任排長。一九零六年入保定軍官學校第一期,畢業後一直在北洋軍中任職。一九一一年任第三鎮十一協二十二標標統。

辛亥革命爆發後,張敬堯率一營為先遣隊開往武昌進行血腥鎮壓,因“殺敵驍勇”提升為團長。

一九一三年二次革命期間,張敬堯率部從湖北進攻江西,鎮壓革命,又擢升旅長兼南昌衛戍區司令。一九一四年段祺瑞出任河南都督,張敬堯隨段祺瑞開往河南鎮壓白朗起義軍,因鎮壓起義“有功”,被升為陸軍第七師師長,調駐北京。

一九一五年八月,張敬堯聯合北洋軍界四十四人召開軍警大會,鼓吹擁護袁世凱稱帝。護國戰爭爆發後,張敬堯被袁世凱任命為第二路軍司令,晉升陸軍上將,率部進軍四川鎮壓護國運動。

一九一七年段祺瑞出任國務總理後,任命張敬堯為蘇魯豫皖邊境督辦。南北戰爭北軍攻占長沙後,又被任命為湖南督軍。


最新小说: 惡雌不願當團寵,四個大佬修羅場 從縣委書記問鼎權力巔峰 [足球]馬爾蒂尼與主席的閨女 魯王宮成了5A景區?你膽夠肥啊 九陰九陽 替小師妹頂罪,叛宗後大師姐賊瘋賊強! 第五年重逢,馳先生再度失控 夫人要離婚,陸總想父憑子貴 開局就分家,我暴富你們哭什麼 快穿:宿主求彆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