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三個老外!
我沒有上過幼兒園,好像當時我家周邊就沒有幼兒園,我也沒聽說過幼兒園這種事。
不到七歲,我開始上小學,並且直接成為學霸。在第一學期的期末,參加了全校數學競賽,我稀裡糊塗竟然得了第一名,站在學校操場的大講台上,和幾個其它年級的幾個獲獎者一起,等著高年級的學姐們為我們戴上一朵大紅花,就在胸前。
那朵用大紅花,用柔軟的皺紋彩紙手工製作,顏色真耀眼,讓我感覺整個世界都變得紅彤彤的,我至今都記得它的質地和手感。
台下幾百名學生和老師為我們鼓掌慶祝,我還對這種榮耀感覺莫名其妙。
我隻知道,應該感謝自己的父親,感謝他的殷切期待,在上學前就開始頻繁告誡,諄諄教導,拿自己的慘痛教訓為例子,讓我好好學習,高中畢業必須考大學,找個好工作,一輩子不用做體力活。
毅力驚人,不肯放棄的父親,發奮自學二胡,做了樂隊音樂家,隻是那個年代,出了很多事情。二胡被盜,他灰心喪氣,做了一名城市建設園林工人。
每天早出晚歸,做重體力活,寒冬裡,烈日下,挖大坑,種大樹,收入微薄,辛苦到不能再回憶。
同時,奇跡出現了,重體力勞動反而強化了心臟機能,使他可以一直活到68歲,才發生心臟衰竭,經過兩次搶救,做了一次大的開胸手術,置換了兩個生物瓣膜,又給了他十幾年的壽命。
那時候,父親的深刻教誨,我牢牢記在心裡。從小就乖的性格,有利於我在學校的學習中全力以赴。最難忘的是,每天放學回到家,父親都會認真地詢問一遍當天的學習情況,從早上第一節課,到下午放學前,每節課誰教的,學了什麼,學會多少,都要如實回憶一遍,講述出來給父親聽。
那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其實特彆有效的一種複習鞏固手段,加深記憶,考試成績就不會差。從此,我果然成為了父親的驕傲。
每次參加家長會,父親都是最得意的那個,老師總會提到我的名字,然後誇讚我的父親,對孩子管教有方,希望所有的家長像這位家長學習。
一直到小學畢業,每次考試都要排名,我永遠都是第一,沒有例外。數學100,,語文99。後來班裡來了一個新同學,大板牙的女生,她一直不服氣,和我爭第一。
小學畢業那年,我過得最開心。幾乎每天考一次,每周考一次,每次排名都會在張榜公布,班裡54個學生,我永遠第一,她第二。而且並不費力。
我是那麼喜歡老師公開考試成績的時刻。
那個女同學對我嫉妒的眼神,我至今都忘不了。
父親為此特彆開心。逢人就誇,自己的女兒學習好。
小升初統考結束,我是整個區裡第一名。進了重點中學,畫風突變,我突然趕不上其它同學了,第一次統考成績排名第21。那是我無法接受的名次。不能原諒自己,回家哭泣了一晚上。
也怕父親失望,他怒了是會打人的。麵對父親,我拿著成績單,戰戰兢兢,怕到想躲起來。也怕他難過。
還好,父親忍住失望,和我談心,冷靜分析原因,鼓勵我努力提高,適應中學生活。我的弱項就是曆史地理政治科目,實在沒興趣,聽不進去講課,怎麼看課本也記不住。
初三那年,我拚了一把,所有的零碎時間都被我開發利用,包括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我也在重複記憶這些文史知識,總算考到了班級前十名,進了重點高中。然後每天刻苦勤奮到午夜,經常累到哭,就為了自己的班級排名可以到前三名。
隻是無奈,高手如林的300個學生裡,我拚儘力氣也隻能考到前六名。一直到高考之前都是如此,無法突破瓶頸。隻好安慰自己,也許和智商有關吧。
高考前三個月,親愛的母親一病不起,被確診肺癌晚期,每天在腫瘤醫院輸液,我無心參加高考,提前選擇了被保送,上了師範大學,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如果我沒有放棄高考,那麼,作為理科生學霸圈子裡的一個,我怎麼也可以考上我們這裡的理科大學,選個好的專業,一生的發展將會是另一番天地,我會走向完全不同的今天。
我想說的是,如今我的孩子們,學校是沒有百分製考試的,每學期也有一次成績評估分析報告,都會打印出來,裝在一個大大的信封裡,密封起來,由學生自己帶回家,給父母看就可以了,不會在班級公布,也不讓其他師生家長看到。
就在喬治工作的學校,學生的成績屬於隱私。在西方教育體係中,所有的學校都是這樣。
我想,成績好的孩子也沒有機會驕傲和炫耀,不會被人羨慕;成績差的孩子也不會感到自卑沒有麵子,這種方式,是尊重了每個孩子的個體差異,學習能力的差異,優勢弱勢的差異。
我們都知道,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成為牛頓愛因斯坦,或者歌星影星大明星;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大企業家大老板,難道世界上每個人都要考上名校博士才是成功呢?
為什麼要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為唯一的評判標準,這是不公平的。
每個人都有某方麵不夠優秀的可能,都需要逐漸成長的機會,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所以,感慨,還好世界上不隻有我們的各種統考模考排名。
還好,我的倆孩子成績相差那麼大,在心理上卻沒有驕傲或者挫敗感。
孩子,我隻要你們記得,父母的要求是,你可以更好的,儘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