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枝一驚鵲!
熙來攘往的都城之外,往南數千裡,越過幾座山丘,跨過幾條長河,有一座不起眼的村落,名曰毓秀村莊。
這裡風調雨順,土壤肥沃。
村裡的人們基本能做到自給自足,供給宋國賦稅之後,年後尚有餘存,幾百年來皆是如此。
隻是,繼盛漣王朝的第十四代君王——周閔王上位之後,閔王奢靡無度,賦稅加重,勞役繁苦。各路諸侯國紛紛加重國內的賦稅,以供朝廷所需,百姓自此民不聊生。
此後,大大小小的起義紛紛響應,戰火不斷,朝廷局勢動蕩不安。
幾年的戰火連綿,兵馬一度缺失,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征兵聖令普告天下,宋國征兵告示正在前往毓秀村莊的路上。
————
“驚鵲!”
欒漢武正在門前做農活,就看到躡手躡腳想偷溜進門的欒驚鵲。
欒驚鵲一驚。
“是”
她訕訕抬回腳步,等待家父下一刻的嗬責。
“你這個死丫頭!”
欒漢武破口大罵,指著欒驚鵲的鼻頭,就差要用手裡的鋤頭揮過去。
“上麵那個徐大娘今早跟我說你又去把人家兒子打暈了,你個女孩子家家的,怎麼比男人還要凶,你知道你為什麼這麼大了還嫁不出去嗎?!”
欒驚鵲縮成一團,語氣柔軟,“女兒知錯”
“知錯,知錯,你天天都知錯了,結果呢?你有真正改過嗎?”
看樣子欒漢武並不相信驚鵲的話。
“女兒這次真的知錯了,”欒驚鵲誠惶誠恐。
“你可拉倒吧你!”欒漢武嗤之以鼻,“你把桌上的桂花糕送給徐大娘賠禮道歉去。”
“啊?”
“啊什麼啊?快去!”
“爹我不想”
“馬上去!”欒漢武一副沒得商量的麵孔。
“是,”欒驚鵲不敢忤逆家父的意思,走進了家門。
驚鵲進去之後,欒漢武繼續做著農活。
突然間,村長神色不安地跑到了田地,著急喊了一聲,“老漢……”
“欸——”欒漢武遠處應了聲。他擦了擦額頭的汗水,手中的鋤頭停頓片刻,眯著雙眼望著村長,滿臉疑惑。
頭頂上是熾熱的日光。
村長忙上去拉了欒漢武的手,大口大口地喘了幾口氣,硬是說不出一個字,欒漢武見此,慢悠悠地勸道:
“慢點兒,不急。”
村長理順好氣息之後,心急如焚地說:“官……官爺來了,現在就在村頭呢!快……快過去吧,就差你們家了!”
聽完村長的話,欒漢武吃驚半晌,這才扔了手中的鋤頭,驚慌失措之餘跟著村長跑了去。
“……父親?”
欒漢武跟著村長跑了不久,其女欒驚鵲目送父親的離去,滿腹疑團。
這一切給她的第六感是,不會是發生了什麼好事情。
“村長,”欒漢武叫了一聲,邊跑邊問道:“官爺此次過來,會是什麼事呢?”
“還能有什麼事?不是來討債就是來討人的!”村長氣喘籲籲地說著,儘是唉聲歎氣之語。
兩人跑到村頭,隻見十幾個士兵立在中央,周圍圍觀者青壯年男子較多,其中夾雜著幾個老婦人,她們都是陪著孩子一同前來。
“都到齊了?”帶頭的士兵問話村長,臉色暗沉。
“齊了,全齊了…”村長心戰膽栗,哈腰答道。
“很好,”帶頭的士兵轉而站在了大石塊之上,集中了所有人的焦點,在村民們的猜測之下,他聲如洪鐘地說出此番前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