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張良刺秦_秦漢傳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秦漢傳奇 > 第5章 張良刺秦

第5章 張良刺秦(2 / 2)

經過一番仔細計算,張良算定秦始皇將於公元前218年某日經過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陽東)。於是他和大力士提前來到博浪沙潛伏。期間為秦始皇出巡打前站的衛士雖來此處巡查過,但都被張良機警地躲過。

約計始皇將到,張良整頓衣服麵向韓國跪下,拜了兩拜,望空默祝道“君父有靈鬼神輔助,使我得報滅國之仇。雖死無恨”!張良此時一腔義氣直貫雲霄。祝畢立起,收拾兵器與力士前往馳道旁邊埋伏。力士身體矯捷,伏在近處,張良沒甚技力,伏得較遠。

那一刻,秦始皇的車駕在無數黑甲騎兵的扈從下,從博浪沙緩緩行過。躲在暗處的張良心中大喜,可是猛地發現了一處致命傷。原來按照秦製,天子出巡所乘車輦由六馬拉車,敢為天下先的秦始皇深知欲殺其人者不勝枚舉,因此這次出巡和大臣一樣乘坐四馬拉的車。看著眼前越來越近的一長溜高車駟馬,智商無敵的神算子張良搞不清狀況了。

箭在弦上,為了報仇苦捱十餘年的張良顧不上許多,他挺身而出,大聲招呼大力士對著車隊中間貌似最豪華的馬車發起致命一擊。大力士二話不說,發一聲喊,便祭出手中的大鐵錘。隻聽“呯”的一聲,大鐵錘擊中了那輛疑似豪車,木製車廂轟然飛散,車中之人被遠遠甩出,生死未卜。

一班護駕武士隻顧前行,出其不意,驚得手足無措,自相擾亂。

張良仔細一看,被擊中者卻不像天子乘輿,乃是從官乘坐之副車。方知忙中錯誤,枉費氣力,心中自悔魯莽。

原來始皇恐人暗算,常有副車在前,壯士不知誤中副車,早有護駕禦林軍將壯士捉住,始皇追問“誰人主使?”壯士切齒瞑目大罵曰“吾為天下誅殺無道,豈有人使之耶?”

子房見事不成暗暗叫苦,即於人叢中走脫。

原來被大鐵錘擊中的隻是副車,被撞飛的是某位倒黴的駙馬都尉,秦始皇則安然無恙。看著眼前的破車與傷者,秦始皇龍顏震怒,立刻命令趙高勘問,壯士不肯招出何人主使,乃撞柱而死。

至於那位半死不活的駙馬都尉,則因為替主子擋錘官運亨通(此時的駙馬都尉其實是官銜,並非公主的老公,後因公主的老公一般都會受封駙馬都尉,人們才將其稱作“駙馬”。駙馬都尉這一官職見諸史冊,就是從此時開始的)。

張良一路逃走,也不知力士所在,隻見詔書捕拿甚急,便改換姓名,逃到下邳友人項伯家隱藏。

項伯出身楚國貴族,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小兒子,項羽的父親排行老大,項梁排行老二,老三就是項伯。項伯這個人也是遊俠一類的人物,年輕時喜歡行俠仗義,曾經因為殺人藏匿在下邳,受到張良的庇護,於是結為兄弟。張良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沒有成功,所以跑到下邳,項伯便留張良居住,兩位出身貴族的公子哥兒意氣相投互相保護,也為後來項伯救劉邦埋下了伏筆。

起初風聲尚緊,過了一時漸漸平靜。張良旅居無事鬱鬱不樂,時常出外散步。

一日偶然閒遊,到一橋頭。士人呼橋為“圮”,後人因稱此處為“圮上”。張良獨自一人立在橋邊,十分無聊。舉頭看見前麵來一老人,須眉皓白,身穿灰色寬大之衣,手持藜杖,足著赤履,徐徐行來。將近張良身邊,竟將足上所穿一履墜落到橋下去。那老人瞧了張良一眼說道“孺子,汝可為我下去取履麼?”

張良國亡家破,滿腔冤憤,正在無可發泄。忽聞老人之言,心中錯愕,覺得此人陌路相逢,素不認識,竟敢如此無禮!一時怒從心起,即欲動手將他毆打。驀然轉念“他是老人,我若打他,於理不順。”立即住手,正要走開,又想“老人精力已衰,自己不能下橋拾取,失卻一履如何走路?我今遇見何妨行個方便。”於是依言前往橋下取履,卻見此履墜在橋柱之旁。張良躡足下去取履到手,回身走上橋來。方欲交與老人,又聽老人說道“可將履與我著上?”張良心想既已替他取履,索性人情做到底,便跪下去,一手捧住老人之足,一手將履套上,極其恭謹。老人行不數步,又將履溺於泥中,又令張良去取,張良略無異色,又取而進之。如此者三次。老人向張良點首道“孺子尚可教訓!由今日起算至第五日,平明時候,汝可來此地與我相會。”張良聽了,知他必有道理。遂恭恭敬敬跪下,應聲曰“諾”。

到了第五日,張良一早起來,依著老人言語行至其地。

卻見老人早已在彼等候。一見張良來遲便怒道“汝與老人約會,何以後至?”張良被責也不言語。少停老人又道“如今仍舊回去,再過五日定要早來。”張良依言回去。又過五日,張良一聞雞鳴立往其地。誰知老人又已先在。複責張良來遲,再約五日後相會。張良兩次約會都被老人占先,心中甚是過意不去。到第三次未及夜半,便前往其地等候。片刻老人方至,他見張良此次果然早來,心中歡喜,說道“正該如此。”乃向袖中取出一書付與張良。囑道“汝讀此書便可為王者之師。過後十年功成名就。後十三年,汝至濟北穀城山下,見有黃石即我是也。”老人言畢便去。

張良將老人所授之書攜歸寓中。披開一閱,原來是《太公兵法》,驚喜異常,無事時便將此書熟讀。後來佐漢高祖平定天下,都得力於此書。過了十年,張良竟得封侯。又過三年,張良隨高祖行經濟北穀城山下,果見黃石,張良取歸,當作老人香火供奉。及張良死後,將黃石一並埋在墓內。後代子孫每值春秋掃墓,年節祭祖,一體祭祀黃石。因此後人呼老人為“黃石公”,此是後話。

當日張良住在下邳,地方情形漸漸熟識。又讀得《太公兵法》,學問閱曆都有長進,比前不同。不過複仇之心並未改變。他生就一種俠性,最好扶危濟困。遂結識當地一班少年豪傑,專替人抱不平。後來交遊既多,聲氣廣通,凡有急難之人都來投奔。

從此張良便在下邳收召黨羽,暗中預備。等到陳勝起兵,他也聚眾舉事。唐人李白有詩一首,詠張良行刺始皇不成逃匿下邳之事,其詩道

子房未虎嘯,破產不為家。

滄海得壯士,椎秦博浪沙。

報韓雖不成,天地皆振動。

潛匿遊下邳,豈曰非智勇。

我來圮橋上,懷古欽英風。

惟見碧流水,曾無黃石公。

歎息此人去,蕭條徐泗空。

不說張良在項伯家隱藏。卻說始皇東巡來到徐州,風景不同,民俗自彆,桑麻繡野,禾黍鋪田。百姓來獻嘉禾,一莖三穗。始皇大喜,賞了百姓,複往東南到沛縣,又見旺氣,想此地必有異人,分付細加訪問,倘或有人,即當殺之,以絕後患。李斯曰“雲氣出沒偶然耳,何勞陛下憂心!如若差人訪察,恐騷動百姓,反生他患。”始皇曰“卿言是也。”遂命駕起行,來到會稽城中。這時十字街人叢中走出一位少年壯士來,要刺殺始皇。這時一位老者急止之曰“不可!大丈夫當立萬世之功,豈可效刺客之流耶?”少年遂止。其人為誰?老者姓項名梁,少者姓項名籍,字羽,楚將項燕之後,下相人也。項籍初學書,書不成;學劍,劍不會。梁大怒曰“爾欲何為耶?”項籍曰“書,記姓名;劍,不過敵一而已。”梁曰;“汝今欲何學?”籍曰“吾欲學萬人敵也。”項梁甚奇之。今日遇見始皇意欲刺殺,項梁急止之。因此遊行於吳楚之間,潛有圖天下之誌。

135


最新小说: 念你成燼 重生八五:一人一槍狩獵林海雪原 中東暴君 丹途:從微末到諸天 火影:宇智波借貸戰神! 魔獸之魚人城市攻略 禁止二嫁!霍少以後夜夜歸家 魚人城市攻略 破繭專家組 惡毒向導不裝了,瘋批哨兵求貼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