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苦辛勤憔悴儘,
如今卻似畫圖中。
漢使回朝頻寄語,
黃金何日贖娥眉?
君王若問妾顏色,
莫道不如宮裡時。
元帝見了昭君的詩又悔又恨!王昭君就是要讓他悔恨!他悔恨才會殺死毛延壽!元帝再去查閱宮女圖,昭君的形象十分中僅得兩三分,還是草草描成毫無生氣。嗣又把已經召幸的宮人比較一番,覺得畫工精美,比本人還要勝過幾分,元帝不由大怒道“可恨畫工,故意毀損麗容。若非作弊,定有他因!”當即傳飭有司查究畫工是誰?有司將長安畫工一律傳訊,當場查出畫工乃是杜陵人毛延壽,曾繪王嬙麵貌,索賄不獲,故意把花容玉貌繪做泥塑木雕一般。漢元帝立即命令將毛延壽處斬,毛延壽原是該死。
卻說呼韓邪單於帶了王昭君到了塞外,號為寧胡閼氏。一年後王昭君生下一男,就是後來的右日逐王。呼韓邪單於死後,長子雕陶莫皋嗣立,依照匈奴的禮俗,王昭君又成了雕陶莫皋的妻子。年輕的單於對王昭君更加憐愛,夫妻生活十分甜蜜,王昭君又接連生下兩個女兒,長女叫雲,次女叫當,後來分彆嫁給匈奴貴族。
王昭君的兄弟被朝廷封為侯爵,多次奉命出使匈奴與妹妹見麵,王昭君的兩個女兒也曾到長安侍候過太皇太後。
昭君既嫁胡人,自然當從胡禮。原不得據中國禮製責她失節。但後人憐她美貌遠嫁異域,因編成一曲譜入音樂,名《昭君怨》。好事者說昭君不從胡禮,服毒而死,真是可笑。其實嫁胡人也比老死皇宮強。後人有詩歎曰
曾聞漢主斬畫師,
何由畫師定妍媸。
宮中多少如花女,
不嫁單於君不知。
後來王昭君老死匈奴。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內蒙古包頭西南五十裡的黃河岸邊。
說起邊地寒冷草色皆黃,惟昭君墓上草色獨青,時人呼為青塚。後人有詩歎曰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自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畫圖省識春風麵,
環佩空歸月夜魂。
千載琵琶作胡語,
分明怨恨曲中論。
建昭四年,中山哀王劉竟病死。劉竟乃元帝少弟,因年幼尚在長安,未及就國。太子聞信前往作吊。元帝正在悲哭,望見太子到來,想起中山王一向與太子同居同學,愈加傷心。及太子行至近前,元帝見他顏色不甚悲哀,不覺心中憤怒。太子去後,元帝便召史丹到來,告訴太子適才情形。史丹急中生智,連忙免冠叩頭道“臣見陛下悲哀過甚,因此叫太子不要涕泣,免增陛下感傷,臣罪當死!”既為太子辯護,又為自己表忠。元帝被他瞞過,怒氣自平。
及元帝病重,王皇後與太子劉驁少得進見,惟傅昭儀與定陶王常在左右。元帝病勢日加,便時常召尚書問以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史丹見元帝有廢立之意,心想我若不言更無他人敢言。卻又礙著傅昭儀與定陶王在旁,不便發言。等到元帝獨臥之時,史丹一直走進臥房叩首涕泣說道“皇太子冊立已經十餘年,天下莫不歸心。今定陶王得寵道路流言,太子有動搖之說。果有此事公卿必然力爭,臣請先行賜死。”元帝見史丹言語激切大為感動,因歎道“吾病日重,太子兩王均幼小,意甚戀戀並無此議,且皇後素來謹慎,先帝又愛太子,吾豈可違背。”史丹起立退出。隻因史丹數言,太子竟得保全。
竟寧元年夏五月,元帝駕崩於未央宮。元帝二十六歲即位,在位十六年,改元四次,壽四十二歲,葬於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