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薑萬鈞才收到宮寧傳來的密信。
曆史上,楊廣死後,蕭皇後帶著齊王楊暕遺腹子楊政道最後落到了突厥人的手上。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宮寧救出了蕭皇後和燕王楊倓。至於楊政道,現在連個影子都沒有。
燕王楊倓是元德太子楊昭長子,是楊廣所有孫子中最受寵愛的,要不然也不會被帶去江都。他的兩個弟弟代王楊侑和越王楊侗,一個被留在了長安,一個被留在了洛陽。
代王楊侑的命真不好,躲過了李淵的迫害,結果沒躲過宇文化及的屠刀。如果他當初留在大涼,薑萬鈞還真不會殺他,圈養起來就是了。
讓薑萬鈞稍微感覺到有那麼一點意外的是,蕭皇後竟然願意來大涼,而不是投奔蕭銑,並且主動獻出了傳國玉璽。
這個就有點意思了,是覺得蕭銑前途渺茫嗎?
還是有彆的原因?
薑萬鈞命趙離出發去接應宮寧,隨後陷入了思考之中。
他現在還沒稱帝,他的涼王又是楊廣冊封的,那麼現在他要不要先扶持燕王楊倓稱帝?
明擺著的,薑萬鈞肯定不會這麼乾,費事不說,他根本不需要彆人來禪位,那不是自找麻煩嘛!
難道現在就稱帝?
不妥啊!
既然已經決定拿下長安再稱帝,改來改去的豈不成了笑話?
長孫見薑萬鈞坐在那裡已經愣神好一會兒了,放下手中的暖手壺繞了薑萬鈞身後,替薑萬鈞揉了揉太陽穴。
“君上是沒想好怎麼處置蕭皇後嗎?”
“啊?是啊!”薑萬鈞經長孫一提醒,才反應過來的,他不稱帝,那見蕭皇後時怎麼辦?
“君上,妾身以為,不見就是了。”長孫輕飄飄說道。
薑萬鈞恍然大悟,對呀,反正又沒有人知道蕭皇後的下落,他不說,先拖著就是。
誒?稱帝的事好像也可以這麼拖下去,“觀音婢你可是幫了孤大忙了,想要什麼獎賞?”
“妾身替君上分憂乃是本分,君上不嫌妾身多嘴就好。”
“觀音婢,宮寧已經拿到了傳國玉璽,我已經讓趙離去接應他們去了。”薑萬鈞一高興沒忍住,之前他還想著,等拿到了傳國玉璽給長孫一個驚喜。如今一開心,直接把暫時保密的想法丟到了腦後。
然而觀音婢的反應卻讓薑萬鈞大失所望,好像一點都不激動。
薑萬鈞哪裡知道,傳國玉璽在長孫看來也就那麼回事,有什麼好激動的。
“咳咳!估計洛陽那邊的越王楊桐應該在稱帝的準備吧!
楊廣這一死,越王楊桐沒的選了,不管他願意不願意稱帝,現在都隻能繼承大統。”薑萬鈞為了避免尷尬,隻好轉移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