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丹經內伏硫磺法”,還是“伏火磯法”,其實都是將硫,硝,碳混合在一起拌勻然後一起燒煉。
這已經是火藥的雛形,初步具備火藥所含的成分。
薑萬鈞並不覺得意外,他早就有心理準備。
因煉丹而引起丹房失火的事故時有發生,所以道門從火藥味中察覺到一絲端倪,看出與煉丹法有關很正常。
但道門想要在他們現在掌握的配方的基礎上進行改進,那可就不容易了。
關鍵是太過危險了,炸上幾次,實驗的人能不能活下來都是未知之數。
而且,煉丹師追求的是煉製長生不老藥,他們未必會想到,薑萬鈞製作的火藥,僅僅是截取了“伏火”這一段。讓煉丹師們自己摸索下去,指不定要走多少彎路。
等到他們成功的時候,薑萬鈞估計都能把“紅衣大炮”拉出來轟轟轟了。
道門主動獻上丹方,是想試探薑萬鈞的態度,如果薑萬鈞對“長生不老”感興趣那就更完美了。
“可惜,道門也是想瞎了心了,還神都……”
薑萬鈞對“神都”這兩個字一點都不感冒。
這一次祭天,他實屬逼不得已,否則他並沒有想過要借用神權來加持皇權。
如果他想搞那些神神叨叨的東西,機會多得是,沒有必要等到現在。
將長安冠以“神都”之名,聽上去很有“仙氣”,但卻不是薑萬鈞想要的。
這裡是人間,他是人間的主宰,哪怕是神佛也該退避三舍。
想要告訴人們,自己秉承上天的旨意,代天牧民,給自己腦袋上戴上一頂神聖的帽子就好,沒必要處處彰顯神聖,那隻會讓神跌份,讓自己端坐在雲端永遠踏實不下來。
而且薑萬鈞清楚過猶不及的道理,他選中了“寧”字來作為國號,看中的便是這個“寧”字中蘊含的那種潤物無聲,如同潺潺流水般的寧靜。
“神都”與“大寧”,在氣質上違和,薑萬鈞並不喜歡。
薑萬鈞在文書上寫下了十六個字。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薑萬鈞要表達的意思是,長安有他薑萬鈞在,哪裡還用得著冠以“神都”之名來彰顯神聖?
“道門拍馬屁拍到了馬蹄子上。”宮寧一邊小心翼翼將文書裝到木匣中,一邊在心中感慨道。
“陛下,皇後差人過來問,陛下休息沒有。”宮寧之前幾次都是直接把人給打發回去。
可眼見著薑萬鈞絲毫沒有要休息的意思,宮寧不得不出聲提醒。
從幾天前開始齋戒,薑萬鈞就沒怎麼休息,昨晚更是一夜都沒睡。
“去讓人到立政殿打聲招呼,朕今天不過去了,讓皇後早點歇著吧。”薑萬鈞等下還打算去兵部走一趟。
今年,突厥人沒有大規模南下,不過小股襲擾卻並沒有停過。
不知道蘇定方那邊準備得如何了,儘管薑萬鈞說過這一次全部由兵部來統一部署,製定作戰計劃,然後實施。但他也不能完全當甩手掌櫃的,那會讓人以為他不重視,寒了前方將士們的心。
雖然他可以將白山和李靖召來問話,可畢竟親自走一趟顯得更有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