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路搭橋,為的是交通方便,便於糧食和補給運到受災的地方去。
將天災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也要避免人禍。
人心這種東西,說實話,薑萬鈞真不知道這麼多年有沒有“進化”,或許有,薑萬鈞也希望有。否則人間便不值得了。
皇莊裡的占城稻長勢非常好,占城稻具有生長周期短,耐旱,適應性強等特點。
隨著第一茬占城稻收割,魏征的臉色終於好轉了許多,至少讓他看到了希望。
為了安撫和開導魏征,薑萬鈞將推廣占城稻的任務交給了他。
如果魏征能夠辦好這個差事,未來還是有希望做“文正公”的。如果說大寧誰最有機會得到“文正”諡號,薑萬鈞覺得非魏征莫屬。
薑萬鈞給了魏征一個保證,不管是以前的,還是未來的,所有過錯,都由他這個當皇帝的一力承擔,反正他這個“閻王”頭銜已經摘不掉了。大寧有忠臣良將,後宮還一個賢後,他做不成聖君也認了。世上從來沒有完滿,薑萬鈞也不會貪心的去追求完滿。
至於未來史書上如何記載,薑萬鈞無所謂。
“十全十美”還是留給後世某一個“貪心鬼”吧!
沒有了“聖君”的束縛,薑萬鈞反而更自在一些。
要不然他也不好,磨刀霍霍向四夷不是。
政和二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年初的旱災,年中的澇災,年末的蝗災,再加上貫穿一整年的人禍,就像一套組合拳,將各路諸侯按在地上一頓摩擦。
然而不等人們緩過勁來,新一年的組合拳又來了,被鏟翻在地的人們,麵對頭頂的亂拳,有人躺下就不動了,比如李唐,讓擺什麼姿勢就擺什麼姿勢。
還有的一個驢打挺站了起來,然後再次被一個飛鏟放倒,比如大寧……
大寧還算皮實,薑萬鈞也皮糙肉厚,整整兩年都堅持了下來。
等到了第三年,大寧終於能夠站穩身形,開始組織起像樣的反擊。
占城稻在這中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占城稻,薑萬鈞估計每隔上幾天就要下一道“罪己詔”。
經曆這三年多的洗禮,大寧不僅向世界展現出了自己的頑強與堅韌,同時也創造了許多奇跡。
平整筆直的官道,整齊的屋舍,猶如蜘蛛網一樣的水道,河岸兩旁數不清的水車,以及冒著濃煙的大大小小的煉鋼爐,都是這三年來取得的成果。
最引人矚目的是那翻修一新的長安城,和矗立在玄武門北邊山上的那一座宮殿群。
薑萬鈞實現了自己曾經的“夢想”,原來的皇宮被他上交給了朝廷,部分建築因為逾製不得不拆掉,不過拆掉的木料正好用來建造新宮。
新皇宮搬到玄武門的北邊,占地麵積比原來還要大,薑萬鈞力排眾議,以石料和鋼材築房。
舊皇宮分配給了百官居住,如此一來,百官再也不用抱怨京城米貴,居之不易。
隻要是在京的官員,都有朝廷分配的房子,不過離職後要搬出去。
但也有例外,那些功勳卓著的大臣,即便離職,也會保留之前的待遇。
世元曆840年(己卯年),大寧政和四年二月初二。
一場春雨,大地開始複蘇,仿佛被人按下暫停鍵的中原大地,終於完成了重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