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召李世民入京覲見,等於是給李世民下的最後通牒。
李世民若乖乖投降,薑萬鈞也不是小氣的人。
而這個所謂的“合適時機”,也就是大寧做好了戰前的一切準備的時候。
大寧不出兵則已,一旦出兵,不僅要收複遼東,同時也要將大軍推到高句麗的家門口。
數十萬大軍擺開陣勢,看上去是壯觀。
可如果物資都要靠從關中或者江南運送過去,這數千公裡的補給線,人吃馬嚼的,大寧也吃不消,所以必須有一個穩定的後方。
很顯然,知道這一點的不僅僅是薑萬鈞自己,李世民也懂,世家,高句麗,突厥人,鐵勒,薛延陀,回紇,奚,霫等部落,也都懂。
如果李世民願意稱臣,哪怕是假的,對於大寧來說也是利大於弊的。
當然,對李世民也有好處。有大寧背書,他可以迅速穩定人心。
當初薑萬鈞選擇放李世民離開,要的正是這種雙贏。
而李建成在世家的蠱惑下跳出來,也就好理解了。
一旦大寧與李唐之間不再劍拔弩張處在準戰爭狀態,那麼薑萬鈞和李世民兩人也就都不再需要向“山東士族”做出讓步。兩人單拿出來一個都夠他們喝上一壺的,更不用說兩人來一個組和雙打了。
李秀寧離開立政殿的時候,身邊多了四位侍女,這是薑萬鈞賞賜給她的。
這四位侍女都姓李,曾幾何時也都是有大唐公主封號的,是當初李淵從宗室挑選出來,用來與人聯姻的。
隻不過她們的夫君無福消受,所以全都送到了長安來。
薑萬鈞一時間都給忘了,最近才想起來。
之前這幾人在宮內並不受重視,如今被薑萬鈞找出來送給了李秀寧。對她們來說,也算有了依靠,同時李秀寧身邊也多了幾個方便使喚的人。
血緣和家族,是當前最重要的紐帶,尤其女子,失去家族庇佑,在夫家往往也抬不起頭來。
薑萬鈞將四個人交給李秀寧,既是信任,同時也表明他心情非常好。
長孫皇後回來,見薑萬鈞喜形於色,問清楚原由,也替薑萬鈞高興。
長孫皇後一高興,李秀寧的寢宮裡一下子又多了十幾位婢女,而且無一例外,均和李家沾親帶故。
李秀寧被弄的哭笑不得,幸好這裡邊沒有她的“小媽”,要不然她就要崩潰了。
李秀寧的寢宮是薑萬鈞親自命的名,取名“武寧殿”。
武寧殿有房屋百餘間,多十幾個人完全住得下,但她們的工錢和日常開銷要李秀寧自己負責。
這是長孫皇後製定的規矩,在這宮裡頭,有些人是從內府領工錢和俸祿的,她們大多都是有品級的。還有的要各殿自己來承擔,每年內府撥給各殿的銀兩是有定數的,不僅是宮內的嬪妃,未來皇子,公主也都要學會自己打理財務。
整個皇宮,隻有皇上花錢沒有限製,因為他背後有龐大的少府作為支撐。
如果誰有能力“打劫”皇上,絕對是發家致富不二選擇。
楊淑妃回宮,晚上薑萬鈞辦了一場家宴。
不過在家宴上,主角既不是皇上,也不是楊淑妃,而是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一手扶著肚子,一手牽著小骨朵,她有足夠的底氣“教訓”在場的所有人。
中心思想隻有一個,那就是趕緊加把勁,“開枝散葉”。
長孫當然不好直接數落慕容雪飛和施一塵幾人,所以就把小蘭拉出來,上演了一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幸好高士廉求見,將薑萬鈞給解救了出來。
高士廉不知道,他稀裡糊塗就把長孫皇後給得罪了。
孕婦小心眼起來,記仇的很。
就這樣,選秀的名單上,高姓女子被長孫皇後給抹掉了,換成了一個姓長孫的……
高士廉這一次來是求救的,薑萬鈞讓他完善禮法,但又不同意恢複周禮,這麼一弄高士廉就為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