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禮書_隋末之萬鈞之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94章禮書(2 / 2)

這不,逼不得已,高士廉決定請皇上為他解惑。

事實上,薑萬鈞對周禮並不是特彆的抗拒,他真正在意的是結果。

換句話說,是否對國家有利,是否對自己有利。

如果裡邊夾帶著太多的私貨,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大寧的統治,薑萬鈞若還一口全吞下,那他不成傻子了嗎?

另外也好考慮“適宜性”。

“適宜性”,即時宜,地宜,權宜。

就比如說,“男女授受不親”,這是禮。

但是問題來了,“嫂溺,則援之以手乎?”

嫂嫂溺水了,救不救?

不救,那是見死不救。

救,男女授受不親。

救不救都不對,怎麼辦?

孟子說“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

救還是要救的,這是權宜之計。

“禮”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人“仁”,“義”,並不是為了“禮”而“禮”。

“禮”有時候是目標,而有時候是為了達到目標所采用的方法。

薑萬鈞不喜歡掉書袋,但這時候也隻能給高士廉擺事實講道理。

大寧需要一部“禮書”,但不能全部照搬過去的舊禮。

這部“禮書”是用來指導大家,為一些行為進行規範的,不能成為桎梏。

同時也要為薑萬鈞的一些“不合理”行為進行解釋。

比如。

“讚拜不名,入朝不趨,劍履上殿”,這是過去的時候天子特賜給臣子的特權。

能獲得其中一個特權的大臣,那都基本上做到人臣的極致了。

大漢建立後,蕭何位極人臣,也僅僅是獲得了其中兩個特權,即“帶劍履上殿”和“入朝不趨”。

曆史上,獲得三項特權的臣子,差不多都是權傾朝野的“權臣”,比如曹操,比如曾經的李淵。

不過在大寧,滿朝文武都如同漢時蕭何一般,允許“帶劍履上殿”和“入朝不趨”。

“帶劍履上殿”,就是可以攜帶佩劍,穿鞋子上殿。

帶不帶佩劍,薑萬鈞不在意,但這不穿鞋,他真有點接受不了。

“入朝不趨”。

“趨”,小步快走,臣子覲見的時候,在進入皇帝的視野後,必須保持小步快跑,不能讓皇帝等著,以此表示對皇帝的尊敬。

“不趨”,就是不用小跑。

像李綱和褚亮,都一把年紀了,看著他們一路小跑過來,薑萬鈞心差點提到了嗓子眼。

至於“讚拜不名”。

按照禮儀,大臣覲見皇帝的時候,邊上會有一個司儀官,要把他們的爵位,官銜,名字都喊出來。

如果可以“讚拜不名”,那就不會喊名字了,這是一種禮遇。

大寧的宰相均享受“讚拜不名”的特權。

新的“禮書”是要證明薑萬鈞做得對,至少也要解釋其合理性。


最新小说: 抗戰:八百無限戰魂助我! 被偷聽心聲後,大佬們追著我寵 快穿:主神太綠茶,宿主悠著寵 極品透視之流氓天眼 開局賣掉老爹公司,科技稱霸世界 被困鬼校女寢,我靠科學逼瘋厲鬼 閃婚七零:炮灰後媽隨軍帶崽躺贏 牙行詭事 活屍下的釣魚佬 獸世:沒想到吧,我把自己上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