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少府這邊可是忙壞了,年關將近本就是他們最忙碌的時候,每天光是需要存檔的賬本就要裝滿好幾輛馬車。
許敬宗連續幾天乾脆就住在辦公的地方。
“各宮娘娘不能怠慢,例錢都是長孫皇後定下來的,賞賜是皇上不久前簽發的,你們想抗旨不尊?”
“不敢,屬下這就去辦。”
“下頭人的賞錢也不能拖延,不少人還等著拿錢回家過年,拖欠他們的錢,乾活都不給你好好乾。”
“是。”
“春天會有新一批秀女入宮,現在就要開始準備,到時候出了什麼紕漏,我腦袋不保,你們也彆想好過。”
“是,是……”
“昭妃要回遼東探親,自然不能空著手回去,幾百輛大車要裝滿。“
“大人,有些可能要到洛陽再進行裝載……”
“可以,不過出發的時候準備一些空箱子充數,然後在途中慢慢再補上,這樣就省了走冤枉路。”許敬宗不是不懂變通的人。
“多謝大人體諒。”這一來一回省下的運費自然就是下頭人的好處。
“哼!這些事你們以為能瞞得住陛下?陛下隻不過不願意追究,看在你們儘心儘力做事的份上,也都不容易,所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你們也彆做得太過分。”
“是,屬下曉得。”
“知道就好。”
“大人,禮部那邊還在催促‘大祭’,‘春耕’,‘親蠶’的籌備工作……”
“我知道了,明天我會去內閣彙報工作……”
許敬宗快忙成了陀螺,於誌寧這位新上任的禮部侍郎自然也閒不著。
陪同昭妃回遼東省親的官員名單已經擬定好了,他和崔元禮兩人擔任正副欽差特使。
禮部需要派一批官員提前一步趕到遼東,與李世民接洽,籌備李世民向大寧稱臣和接駕等事宜。
然後就是年後的掄才大典了,中間出了不少事,這也為這次掄才大典蒙上了一層陰影。
禮部可不敢再出岔子,否則高士廉就要再次脫帽請罪了。
長安這邊忙碌的時候,遼東那邊也在忙碌……
李秀寧要來遼東省親的消息已經傳開了,普通百姓隻關心李秀寧的到來能有給他們帶來多少好處,而對於遼東的貴族來說,這卻是一個他們表忠心的機會。
李家都跪了,他們也該考慮考慮後路了不是?
自打入冬以後,河麵結了冰,李世民終於可以緩口氣,儘管他知道,薑萬鈞不會對他趕儘殺絕。但強大的寧軍終究像一把利劍一樣懸掛在頭頂,讓他絲毫不敢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