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之萬鈞之勢!
“茂公不要灰心,我們不需要打贏大寧,隻需要能打贏草原上那群狼崽子就好。”尉遲敬德,望著北方幽幽道。
作為帶兵的將領,說出這樣的話有些喪氣,但是沒辦法,真打不過啊!
如果他隻是一位普通的將領,他不懼與大寧龍衛一戰,可作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他深知自己不能意氣用事。
“草原啊!”李績揪了揪下巴上不多的胡子。
玄甲軍被李世民交給了段誌玄來率領,李績一開始是不服氣的。
不過聽了尉遲敬德的話,他好像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很顯然,李世民是希望他能夠在草原上發揮自己的才華。或許李世民正是要借用尉遲敬德之口,來點醒他。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李世民有什麼話不再願意和他明說了,這讓他有些灰心。
似乎看出了李績疑惑,尉遲敬德裝作不經意的說道“殿下說了,將來會讓小世子去草原上磨煉幾年。”
儘管小世子是誰還沒有正式定下來,可是作為李世民的親信,已經知道李世民的心中人選,那就是在長安降生的李寬。
冊封李世民的聖旨下來後,李世民立即冊封李寬的生母崔氏為燕王妃。
而原秦王妃楊氏母子早已經被打發去了長安,目的就是為給崔氏鋪路。
所以現在李寬能不能成為世子,最大的阻力可能就是大寧的皇帝了。
隻要大寧的皇帝不反對,李寬將是世子的不二人選。
李寬成為世子,尉遲敬德是舉雙手讚成的。
原因很簡單,當初正是他護送崔氏挺著大肚子到長安避難的,所以他與李寬有著不錯的私人“交情”在裡邊。
而李績是李世民準備留給李寬的“左膀右臂”,儘管李世民現在還很年輕,但他已經在未來進行準備了。
從這也能看得出來,李世民對李績的看中。
李績也是絕頂聰明之人,聽到尉遲敬德提到了小世子,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初春的北方還是有些冷的,尤其站在空曠的原野上,有點凍臉。
風從對麵吹過來,一抹靚麗的紅色出現在尉遲敬德和李績的視線中。
時間不大,馬蹄聲響起,一支龐大的車隊闖入遼東諸將的眼簾。
讓尉遲敬德和李績錯愕的是,車隊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下來,然後出現了一陣騷動……
過了差不多小半個時辰,車隊才再次出發,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李秀寧故意想讓尉遲敬德等人多等一會兒。
不過尉遲敬德和李績兩人都猜到了剛才發生了什麼,再次啟動的車隊,已經看不到那一抹紅色。
這一次是昭妃省親,而不是李唐的公主領兵凱旋而歸,李秀寧就這麼帶著人衝在前頭,顯然是與禮法不合的。
要不是李建成讓人給李秀寧傳話提醒,李秀寧差點忘了這一茬,再晚一步,她就要帶著近身侍衛“殺到”尉遲敬德等人麵前了。
到那時候,等在那裡的大寧禮部官員非崩潰不可。
不過經過這一段小插曲,剛剛龍衛給尉遲敬德等人造成的心理壓力被卸去了一大半。就連普通的士卒也一下子對那位傳說中的“平陽公主”感覺親近了許多。
“外臣尉遲敬德,李靖,恭迎昭妃娘娘……”
在禮部官員的指引下,尉遲敬德等人躬身施禮道。
隔著一裡地,李秀寧自然無法聽到尉遲敬德和李靖說了什麼,但有人負責在中間傳話。
同樣,李秀寧的話也會通過幾次中轉,傳達到前方將士們的耳中。
這一套程序都是禮部事先就演練好的……
等到車隊再次出發時,道路兩旁已經被完全封閉了,於公於私,李世民都不希望李秀寧出事,所以安保工作做到了極致,就差讓人將老鼠洞都掏一遍。
進了遼東地界,李建成的馬車不能再混在省親的隊伍中,李世民派出了薛萬鈞和薛萬徹兩兄弟負責護衛,緩緩跟在昭妃的車隊的後方。
李秀寧並沒有出麵阻攔李世民的人靠近李建成,她清楚,有些事情是李建成必須麵對的。
李世民沒有給李建成難堪,在禮節安排得很周全。不過按照規矩,李建成隻能等昭妃入城後,他才可以入城,所以他暫時隻能被安排在城外的一處皇家彆院裡。
李建成也想開了,見到薛家兩兄弟,他提都沒有提過去的事,就像不認識一樣。
當初他安排薛萬鈞和薛萬徹兩兄弟來遼東,就是想給自己留一條後路。
可惜,造化弄人,他終究是棋差一招,最後反而成全了李世民。
李世民不計前嫌,還能重用薛家兩兄弟,李建成不得不佩服李世民的魄力。
“殿下,燕王本想親自前來迎接您的,但您也知道,此事燕王也做不了主……”薛萬徹臉有點紅,見到了舊主,終究是有些心虛。他才不相信左右兩邊沒有李世民安插的眼線,若是李建成破罐破摔,說出點什麼不合時宜的話來,他們就要坐蠟了。
在剛接到命令的時候,薛萬徹甚至懷疑,李世民是不是想借他們兩兄弟之手除掉李建成。
他們也不敢問啊,也不知道該向誰請教,所以隻能硬著頭皮來和李建成相見。
李建成閉著眼,微微晃動著腦袋,好像睡著了似的。
過了一會兒才開口,“燕王有心了,可是建成愧不敢當。你們如果有機會,代建成和燕王說,建成現在隻想做一個普通百姓,如果能為父親儘一儘孝道就心滿意足了……”李建成語氣很平和,就像在說彆人的事情。
“殿下的話,我們一定帶到。”薛萬徹心裡偷偷鬆了一口氣。
他們真怕李建成想不開,現在遼東的氛圍很不好。
其實一開始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然而隨著一些世家湧入遼東,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局勢,一下子變得動蕩了起來。
遼東上上下下出現了許多雜音,有人不滿李世民向大寧稱臣;有人不滿李世民製定的一些政策;還有的純粹是吃飽撐的。
到不是大家對李唐有多麼的忠心,而是很多人為個人的前途感到焦慮。
作為李唐的臣子,他們原本都是人上人,可是這些東西在大寧是不被承認的。
大寧承認李淵還是唐國公,認李世民這個新晉的燕王,李秀寧是大寧的昭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