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承完客氣衝著周思雨施了一禮,顯然知道對方的身份,沒有絲毫驚異。
客氣中隱隱卻透著疏遠,因他心裡很清楚,先生向來對這些廠番沒什麼好印象。
雖然不清楚是為什麼,但他還是多加了幾分小心應對:“周掌班辛苦。”
“奴婢不敢。”
周思雨客客氣氣回禮,臉上滿帶著諂媚之色,顯然對應承完背後的人很是畏懼:
“能在蘇公爺門下行走,是奴婢的福分。”
應承完暗哼一聲,心說你也配在先生門下行走?
他依舊不動聲色,笑著說道:“周掌班,陛下和太子可帶來什麼指示?”
周思雨笑笑:“來的時候太子爺交代,凡事需聽應少卿的吩咐,奴婢這次來隻帶著眼睛、耳朵和手,其他什麼都沒帶。”
不動聲色的點點頭,應承完也沒工夫繼續假意客氣,從身上掏出一張紙,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名字:
“這些人是本官最近查到,和散布謠讖有關的名單,周掌班請過目。”
接過名單,周思雨眼中的寒光和興奮一閃而過,旋即再次諂笑道:“不知應少卿準備如何處置?奴婢聽您的。”
沉吟半晌,應承完微微一笑:“本官以為,周掌班和我出麵都不合適,此事還需交給宋府台為善。”
一直在旁默不作聲的宋憲忽然一愣,指著自己鼻子,愕然看著應承完:“我?”
周思雨迅速明白應承完的意圖,旋即哈哈大笑:“看來應少卿這次的胃口很大啊,這招真是高,實在是高!”
...........................
就在各府各縣忙著招匠工之時,一道暗流開始在漳州湧動。
漳州府衙門、提刑司、漳州衛忽然出動兵馬封城,同時一支部隊衝入城裡,浩浩蕩蕩向本地儒林書院殺去。
刹時間,整個書院雞飛狗跳,在一聲聲‘斯文不保’的咒罵聲中,數十名學子和教書先生被押出書院,關進了府治衙門的大牢。
同時漳州府貼出告示,言這些學生在大明遇亂之時散布謠言,要從重處置。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明所以的百姓頓時大驚,原來前段時間的謠言都是他們散布的啊,真是壞種!
怪不得說最是薄情是書生,果然沒錯!
但這件事也就在百姓們茶餘飯後,聊過幾回之後便被忘卻了,
畢竟現在最大的八卦和熱鬨,是陛下禦駕親征成功抓捕陳祖義,以及正在攻打不臣之國呂宋。
因為瀕處南海,這裡的海商、漁民,或多或少都和呂宋有過衝突,細算下來祖輩死在呂宋人手上的也有不少。
一聽陛下要打呂宋,恨不能親上戰場去砍幾個人頭,好給祖宗們報仇解恨。
但書生被捕這件事,落在有心人眼裡,卻無異於晴天霹靂!
這些被捕的書生大部是儒家學生,其中也有幾個在書堂任教的先生,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先生,叫做劉彧。
劉彧的功名雖不過是個秀才,但其聲名在本地卻很響。
皆因其堅持傳統儒學,對新式教育不屑一顧,處處和蘇謹的新式書院作對。
他常常公開宣講,痛斥蘇謹此舉乃背祖背宗,棄祖宗精華如糟粕,是儒學的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