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心裡清楚,再沒有支援到來,城破國亡也是遲早的事。
可沒想到柳暗花明,威爾斯雖然沒有提供任何武器支持,但卻答應直接派軍隊幫助他們防禦。
而這次英軍派出的軍隊,不再是幾千人的‘小股’部隊,而是大軍。
步兵二十五萬,坦克百餘輛,戰機五十餘架,還有海量的火炮。
這完全就是和明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而威爾斯要做的,不僅是如此。
就在部隊開拔前夕,以英國為首的聯軍,緊急召喚各聯軍國首腦前往倫敦議會。
議會開了足足有三天,在威爾斯的牽頭下,一個震驚全世界的消息發布。
以英、佛郎機、佛朗查、亞勒瑪尼亞、波爾杜瓦爾、意大裡亞、和蘭等17國為首,非殖民21國為輔,成立了聯眾國及聯眾軍!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這些進入聯眾國的國家,今後將同進同退,成為共同的政、軍利益共同體!
而之後的戰爭也不再像之前那般‘小打小鬨’,而是真正奔著滅國之戰去的!
雖然奧斯曼和帖木兒並未在此次會議的邀請之列,但如此震驚的好消息傳回來,還是讓他們十分興奮!
因為聯眾軍此次,也將出兵支援他們!
一共70多萬人!
全部使用英製裝備!
再加上英國的幾近三十萬人,足足是一支擁有百萬士兵的聯軍!
大明?
麵對如此兵鋒,不過土雞瓦狗爾!
聯眾軍這次的動作很快,第一支英國艦隊很快駛入黑海,以保護奧斯坦丁堡的名義駐紮。
僅這一支艦隊就足足有五艘戰列艦,均備有海量各磅火炮,黑漆漆的炮口給了奧斯曼人無比的安全感。
許多不明所以的當地百姓紛紛爬上城樓,揮舞著旗幟歡迎英國人的到來。
爸爸您終於來了,兒子想死您了!可算把您盼來了!
與此同時,陸軍各部也迅速出發,快速抵近每一個戰略要地,構築前線基地。
最遠的一支是由佛朗查和佛郎機人組成的聯軍,距離撒馬爾罕城不過幾十公裡。
完成這一切部署的時間,不過才堪堪劃過永樂六年的初夏。
消息傳回大明,舉朝震驚!
哪怕是再不懂軍事的文官,也知道這一次英國人來勢洶洶,絕不是小打小鬨。
雖然滿腹怨言,但距離胡廙被下詔獄之事,過去才匆匆半載,前車之鑒曆曆在目,沒人敢張嘴觸陛下的黴頭。
雖然胡廙最後不過落個罷官去職,永不敘用的下場,但誰敢肯定下一個不會被殺頭?
畢竟胡廙的屁股底下乾淨,不代表所有人都乾淨...
麵對聯眾國的層層逼近,朱棣似乎一點都不慌,從容的發布著一道道命令和部署。
就在大家以為大戰隨時一觸即發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