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來就請鄭芝虎,去家裡麵歇息。
鄭芝虎不知所措,詢問對方姓名,才知道是戚昌國,如今的錦衣衛指揮同知、南司房提督。
他是戚繼光的兒子,和俞大猷的兒子俞谘皋,自然有些交情。俞龍戚虎的大名,現在誰人不知!
麵對他的熱情招待,鄭芝虎暗暗叫苦。如果他接受了戚昌國的接待,無異於表明了要上俞谘皋那條船。以後很可能被調到俞谘皋麾下,幫他建功立業。
這是從天津到京城的路上,鄭彩等人幫他分析的。所以鄭芝虎現在是極力和俞谘皋撇清關係,不想幫他賣命。
隻是戚昌國的地位,又讓他不敢強拒。錦衣衛的大名,天下人誰不知道?
更彆說戚昌國是南司房提督,和提督西司房的衛尉寺卿,能夠分庭抗禮。
他們剛剛聽說了衛尉寺的強勢,心裡還在怕著。對錦衣衛南司房提督,當然沒有底氣。
在戚昌國強請之下,隻能隨著這些人,前往戚家暫歇。
戚昌國在派人護送他們去自己家後,又向身邊的一個錦衣衛吩咐道:
“查查他們進城後都做了什麼事,一字不漏地寫出來。”
“這件事是聖上吩咐的,不要給西司房麵子。”
讓錦衣衛查鄭芝虎的老底,是朱由檢親自下的令。這件事主要給負責京城監察的西司房去辦,北司房情報中心協助。
南司房這個負責錦衣衛內部管理的衙門,本來是和這件事無關的。
不過俞谘皋向戚昌國的請求,又讓戚昌國找到了插手這件事的理由。在請示皇帝之後,被安排監督這件事。
南司房的職官廳,有給錦衣衛內部人員記功的責任,監督這件事合情合理。在戚昌國下令之後,很快便查清楚鄭芝虎進城後的動作,並且還查出來,那個和鄭芝虎一行人談天說地的“王六”,是西司房的眼線——
隻不過不是正式的,是編外人員。沒有正式編製,隻是在提供有價值的情報時給賞錢。
這個人見到鄭芝虎一行人有些匪氣,想探探他們的老底,找巡警賺些賞錢。
沒想到誤打誤撞,警告了一下這些人。
戚昌國得知這些,看得有些想笑。這件事說王六無功吧,他率先發現了鄭芝虎。說說有功勞吧,又沒有認出鄭芝虎的身份。
所以他想來想去,決定不為這件事情費心。直接把情況提交給了皇帝,讓皇帝親自決斷。
朱由檢對王六是否立功並不怎麼在意,他在收到這份報告後,看到的是衛尉署通過衛生隊,已經在京城建立一張網絡,而且還發展了眼線,把京城監視起來。
所以鄭芝虎一行人進京之後,便被王六盯上,想拿他們立功。
鄭芝虎在客棧住下後,也很快被店家上報,被確認了身份。
這個效率,讓他很是滿意,認為衛尉署做得還可以,符合他的期待:
“環衛工監視、住宿登記,這件事做得不錯。”
“這個化名王六的王定先,為人也挺機敏的,看出鄭芝虎等人身上有匪氣。”
“這次就算他立功了,既然想要編製,就定個六級警員,讓他好好去乾!”
“他抱怨的鏟糞收衛生費的問題,你們也要解決。”
“不能讓一個好政策,反而辦得擾民!”
京城衛生大整頓,是朱由檢為衛尉署選擇的突破口,想通過辦件好事,樹立衛尉署的形象。避免人們想到錦衣衛和衛尉署的關係,就對它有惡感。
同時用遍布全城的環衛工,把京城監視起來。
所以這件事情,朱由檢是一直關注的。
無論是環衛工的招收,還是大掃除後定下的門前三包,都是他仿照後世的政策,親自給衛尉署製定的。
執行的效果,也讓他比較滿意。隻是在細節上,卻不免有點粗糙。隻要他製定的政策不仔細,就會變得走樣,甚至有人鑽空子,想要從中牟利。
這個衛生費的事情,便有一些跡象。
朱由檢對於此事,心中很是警惕:
『不能讓錦衣衛自己解決財源,這是一個大政策。』
『但是環衛工人又太多,不可能完全靠財政養起來。』
『衛生費如何收,收了又怎麼花,要製定個辦法。』
思索著這件事情,朱由檢知道這件事想要解決,最好的辦法就是把衛生隊從衛尉署分出來,成立獨立衙門。
但是分出去後,衛尉署就難以用環衛工當眼線,而且新設衙門也和他求穩的想法不符。
所以思前想後,朱由檢決定讓衛生隊獨立財政,通過完善製度,解決這件事情。
而且對衛生隊的考核,也不能看他們收多少錢,而是要看作用,把工作做得怎麼樣。
同時,對於王定先在套話時的抱怨,朱由檢也覺得該解決,不能把一件好事搞得怨聲載道,讓京城市民抵製。所以他下令道:
“以後城裡的牛羊等牲畜,要讓它們戴糞兜。”
“如果糞便落地上,環衛工和店家可以提供工具要求牲畜的主人鏟。”
“另外,衛生費收上來後,不但要給環衛工發工資,還要做其它事。”
“街上要設垃圾箱,還要有公共廁所。送到公廁指定地點的糞便,在處理時不收費。”
“到了疫病多發的季節,還要用生石灰等消毒,宣傳衛生防疫措施。”
“要記住他們的名字是衛生隊,不僅僅是環衛工。”
設立衛生隊的目的,其中一個是防疫。
在朱由檢的記憶中,明末不但天災頻繁,而且疫病頻發。甚至還出了個吳又可,寫出一本《瘟疫論》。
這種嚴峻的形勢,要求朱由檢必須注重防疫工作。把衛生防疫的事情放在一起,設立了這個衛生隊。
同時,為了保證衛生防疫政策的執行,朱由檢把衛生隊放在衛尉署,讓它有向巡警隊求助、強製執行的權力。
就這朱由檢還覺得不夠,又給太醫院下了一道命令,讓他們摸索衛生防疫工作,給衛生隊提供協助。
因為太醫院和錦衣衛已經劃入內廷,朱由檢能夠直接下令。他對當前的局麵,可謂比較滿意。認為衛生隊在太醫院協助下,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不僅是他滿意,在京城衛生大整頓後,許多臣子看皇帝的眼光也變了。認為皇帝調整機構,不是在胡改亂來。
乾淨整潔的北京城,讓官員很是滿意。他們對衛尉寺這個機構,開始產生了認同。認為衛生隊的存在,確實很有必要。
就連袁可立,在觀察衛尉署做的事情後,心中認同的同時,開始產生了危機感,認為政務署和廷尉署必須要儘快建好,不能被衛尉署比下去。
尤其是看到衛尉署巡警在各坊建立的派出機構後,他更是認識到:
如果政務署和廷尉署遲遲不能建好,這兩個衙門的職權,就會被衛尉署奪去。(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