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一樣!
這位同修他問“所說念佛,心聽、心念,有時用意識心、回光觀心一處念佛,有時念多了心太累。”
這個現象不隻你一個人有,有這個現象的人很多,所以你問得很好。念佛要怎樣不累?不但是念佛,從事任何工作,我們看諸佛菩薩示現在六道,不看彆的,你去看《華嚴經》五十三參,這五十三尊佛示現在人間,他的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你仔細把經去查一查,哪一個人說是累了?我們沒有聽說過,沒有見到過。我們就想,為什麼菩薩示現他不累,我們會累?這原因在哪裡?要把原因找到,你再把原因消除,你就會跟諸佛菩薩一樣,永遠都不累了。其實,這個事情經論裡頭佛說得很多。
為什麼會累?有“我”,“我”累了。我今天做了好多工作,我累了。佛菩薩為什麼不累?他沒有“我”,他做再多的工作,他沒有我,誰累?道理在此地。所以《金剛經》一開端,佛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他隻要有四相,他一定會累;念佛也會累,讀經也會累,乾什麼都會累。如果四相沒有了,他絕對不會累。他要是累了,問他“誰累了?”由此可知,這是一個心理的問題;不是生理的問題。
佛跟我們講“境隨心轉。”我們的心不健康,心裡頭有妄想分彆執著,我們身就會累。心要離開妄想分彆執著,這個身工作不會累,日夜工作都不會累。但是,你需不需要休息?需要。為什麼需要?彆人都睡覺,你一個人在乾,乾是沒錯,但是彆人發現“哎呀!你是神,你不是人。你這個法門我不能跟你學。”所以,諸佛菩薩示現,要跟人完全一樣。他不累,不累他也休息,也做休息的樣子,是這麼個意思。所以示現,要跟眾生完全相同、完全一樣,這才能教化眾生。“我跟你一樣,我能修得成功,你也能”,他才會相信。你要是表現得很特異的話,彆人看到了,“你行我不行!我沒有辦法學到你。”人家信心就沒有了。幫助一切眾生建立信心,必須要跟眾生一樣,這也顯示佛菩薩的大慈大悲。
我們是凡夫,當然一下這個境界轉不過來。我們覺得念佛累的時候,或者拜佛用功累的時候,要求三寶加持。這是屬於業障,這個業障突破,就不會累了。你們在念佛堂裡麵有這個經驗。你初到念佛堂,二十四小時念佛,晚上到了兩、三點鐘的時候,很難過!可是你把這個熬過去之後,精神越來越有了,這很多同修都有。一天能熬過去,到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精神就越來越好,會很正常,不會感覺得疲厭。所以七天七夜念佛的時候,念下來之後,還想念個七天七夜。我們現在人講“瓶頸”,那個瓶頸要突破。不突破,就被它障礙,我們的精神提不起來。突破之後,往後才一帆風順,才能夠排除一切障礙。但是突破瓶頸是很艱難的,這個艱難必須克服,我們才會有成就。這個要祈求三寶加持。
這樣快樂地去生活,去感覺,去釋放自己的內在,把整個的人放鬆,讓你心思集中在你做的事上,而不必在意外在的一切,讓自我的內在得到徹底地展現。
那個時候你似乎不是你在自己,你的內在仿佛在另一個四維的空間,在另外的空間欣賞你,觀照你,這樣,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天堂,生活充滿快樂。
看彆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
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過一分鐘後才慢慢恢複正常。
人的優雅關鍵在於控製自己的情緒。
用嘴傷害人,是最愚蠢的一種行為。
——題記——
一個能控製住不良情緒的人,比一個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強大。
藏在內心的不良情緒在生活中時時湧現
從前,在一個水池裡,住著一隻壞脾氣的烏龜,他和來這裡喝水的兩隻大雁成了好朋友。後來,有一年,天旱了,池水乾涸了,烏龜沒辦法,隻好決定搬家,它想跟大雁一起去南方生活。但它不會飛,於是兩隻大雁用一枝樹枝,叫烏龜咬著中間,大雁各執一端吩咐烏龜不要說話,就動身高飛。
他們飛過翠綠的田野,飛過蔚藍的湖泊。地上的孩子們看見,覺得這個組合很有趣,拍手笑起來“你們看呀,那隻烏龜很滑稽啊。”烏龜本來得意洋洋的,聽到嘲笑後大怒,就想開口責罵他們。口一張開,就跌下來,碰著石頭死去了。
大雁歎氣說“壞脾氣多麼不好呀。”
實際上,情緒一壞,一個人就在心理力量上被解除了武裝。
更有甚者,情緒可能甚至會傷害彆人,而無法複原
有一個男孩,很任性,常常對彆人發脾氣。一天,他的父親給了他一袋子釘子,並告訴他“你每次發脾氣時,就釘一顆釘子在後院的圍牆上。”
第一天,這個男孩發了37次脾氣,所以他釘下了37顆釘子,慢慢地,男孩發現控製自己的脾氣要比釘下一刻釘子要容易些,所以,他每天發的脾氣的次數就一點點地減少了。終於有一天,這個男孩能夠控製自己的情緒了,不再亂發脾氣了。
父親告訴他“從現在起,每次你忍住不發脾氣的時候,就拔出一顆釘子”,過了許多天,男孩終於將所有的釘子都拔了出來。
父親拉著他的手,來到後院的圍牆前,說“孩子,你做得很好,但是現在看看這布滿小洞的圍牆吧,它再也不可能回複到以前的樣子了,你生氣時說的傷害彆人的話,也會像釘子一樣在彆人心裡留下傷口,不管你事後說了多少對不起,那些傷痕都會永遠存在。”
情緒是否可以控製呢?
我們可以做一個試驗如果你做出一個微笑的麵容,那麼你的心情就立即會感到增加了幾分愉悅。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不但情緒可以影響人的行為,而且反過來也可以影響人的情緒。人不僅可以在心理上控製自己的情緒,而且現代生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對自己的血壓、心跳等等都可以進行控製。何況情緒?控製情緒的方法很多,我認為,至少有如下方法是可行的
(1)轉移
將注意力轉移到愉快的事情上去。
(2)分散
分散你的煩惱,把它們各個擊破。不要把這個煩惱與彆的煩惱聯係起來。不要自尋煩惱,人為地加以放大。具體的煩惱,具體的解決,不要算總帳。
(3)弱化
減弱你的煩惱,對於非原則的刺激,我們必須學會緊緊地把住閘門,儘可能不聽,不看,不感覺,不讓它輸入。如果輸入了,就儘可能不聯想,不思考,不記憶。
(4)體諒
生氣,是因為彆人的過錯而懲罰自己。原諒了彆人也就饒過了自己。另外,將對方看作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
(5)解脫
就是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從更深更廣更高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待問題,對它做出新的理解,以求跳出原有的局限。使自己的精神獲得解脫,以便把自己的精力轉移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上來。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就是經典的解脫思維。
(6)升華
利用強烈的情緒衝動,並把它引導到積極的、有益的方向上去,使之具有建設性的意義和價值。
(7)抵消
如隔壁鄰居大聲開著音樂,使自己心煩意亂,使用前麵的方法無效時,不妨自己打開音響,播放自己喜歡的音樂…
(8)利用
把壞事變成好事。一是利用時機和客觀條件,二是對情緒本身的利用,把情緒升華成力量。
(9)表達
書寫,談心。
隨著對情緒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人就會越來越自由,越來越瀟灑。樹欲靜而風不止,真正自由就是表現在樹根的堅定,樹乾的力度和樹枝的飄搖自如,三者和諧統一。
生命的目的是以所有的形式去表現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