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三藩之亂前奏曲,起奏_清穿之康熙柔妃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清穿之康熙柔妃 > 第455章 三藩之亂前奏曲,起奏

第455章 三藩之亂前奏曲,起奏(1 / 1)

宮裡寵愛能解決很多東西,最直觀的就是伺候的奴才是否用心。而看寵愛,最直觀的便是看陪駕帝王次數和帝王尋常賞賜。

小李庶妃鬨上那麼一遭,對沁柔的生活好像也沒什麼影響,尤其有了康熙的金口玉言以後,沁柔更是把心放平了。

康熙那兒好似也沒什麼變化,就好像沒聽到小李庶妃那些話似的;又或者聽到了,但康熙並沒什麼表示,至少宮裡沒誰收到消息。

倒是沁柔這兒,康熙走了以後,又吩咐奴才賞了些小玩意兒來,說是給她玩兒,解她孕中煩悶。沁柔就更自在了。康熙的態度擺那兒,沁柔要擔憂的就少了大部分。

又過了幾日,小李庶妃腹中的胎兒終究沒保住,太醫們給出的解釋是小李庶妃體質偏弱,難以保胎,她落胎那日,沁柔沒去,好像懷了身孕後,一下子脆弱起來,那種血腥場麵去看上一眼,都會叫她受驚,因而不論是陳姑姑也好、還是另外的嬤嬤也罷,都沒叫她過去。

宮裡一下子有沒了一個孕婦,聽說小李庶妃落胎後鬨得厲害,掙紮著說自己沒落胎,逢人就說,她的皇嗣還在,不信摸摸,她拉人去摸她的肚子,說皇兒還在肚子裡好好地。

可她剛剛落了胎,女子之身,不管是小產、還是生字,都是大傷身的。女子每月月事都會肚子疼呢?這還是排出廢物呢?何況小產。

她小產後本身就身子不好,又一直不接受皇嗣已經沒了的現實,或者說接受不來,所以一直當皇嗣還在,一個勁兒鬨騰,可能是因為這樣傷了身子,亦或是中了誰的暗算,小李庶妃身子大傷變成重傷。太醫們都說隻怕再好不起來,往後病榻纏綿。

皇後娘娘倒是賢惠,吩咐太醫們,十足惋惜:“纏綿病榻也不要緊,到底是為皇家孕育過皇嗣的嬪妃,總歸以小李庶妃的身子為主,你們太醫院用點心伺候著,需要用什麼藥回稟上來就是。好好替小李庶妃保養著身體。”

“奴才遵旨。”太醫們自是應下,皇家的事兒他們清楚,該怎麼做都心裡有數。

皇後點點頭。小李庶妃運道好,皇上才召幸幾回,這就有了;可人蠢了,就是機會來了也把握不住,這個孩子,說起來都過了四個月了,早過了前三個月胎像不穩的時候,依舊保不住。

宮裡這樣的例子也不少了,碧喇庶妃那一胎,都五個月了,不也是沒保住嗎?

機遇在有些人手裡,反而是致命毒藥。

宮裡沒多什麼,也沒少什麼。隻宮裡少了小李庶妃腹中的皇嗣,唯一的影響竟是後宮嬪妃都沉寂了好些日子。也更合適沁柔養胎。

後宮嬪妃還會提起小李庶妃,但都會有分寸地不會提起她落了胎的那個皇嗣,即便是落了胎的皇嗣,也是尊貴的。不是沒人踩過這樣的坑,肆意提起其他嬪妃落下的皇嗣,言語有不敬之意,然後被另外的庶妃告了,罰也罰了,而被罰的人,也零落成泥碾作塵。

所以後來庶妃們也懂了不多嘴饒舌。都是曆史教訓!

初夏時候,距離馬佳庶妃的產期越來越近,產嬤嬤、奶娘們都早早地送到了鐘粹宮養著,雖說馬佳庶妃養得好,但也防備著會早產,宮裡都是這麼個例子。

存在即合理,既然有這樣的製度,自然有從前留下的血腥教訓。

而沁柔的胎也滿了三個月,已經是坐穩胎了。不是說就能放心了,但基本上過了三個月,她又養得好,不出意外,腹中孩子基本上是能平安落地了的。

奴才們伺候得更加用心,太醫們依舊隔三差五來請脈。康熙也越發忙碌,三月,平南王尚可喜上書自請撤兵並請其子尚之信襲爵留鎮廣東,康熙表示廣東已穩定,拒絕尚之信襲爵請求。

政治傾向是藏不住的,尤其是皇帝的政治傾向,就這一點苗頭,前朝後宮,該看出來的都看出來了,藩王們也看出來了,那段時日,康熙於太皇太後寢宮請安的時長都延長了好些時日,前朝大臣們的政治傾向也都在此時表露了出來。

戶部尚書米思翰、兵部尚書明珠讚成撤藩;而大學士索額圖、圖海等人則表示此舉不妥,康熙自己自不用說,是撤藩派。太皇太後認為三藩要撤,但不是現在。真的是神仙打架,那叫一個亂啊!有資格說話的,幾乎或明示、或隱晦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沁柔就奇怪了,索額圖不是康熙的心腹嗎?宮裡還有皇後在呢?怎麼好似他不是與康熙一個政治立場。

而且,現在也停不下來了吧!撤三藩,隻能成,不能敗,成了大一統,不成彆人入主京中稱帝稱王。

康熙決意撤藩,又怎會沒有部署,早在二月,就有八旗勁旅前往貴州,並進行全麵的軍事部署。耿精忠倒是想打一個時間差,先反,占領福建,可惜棋差一招,兵貴神速,失了先機,也就差了一大著。

外麵風風雨雨,不耽誤沁柔養胎,該打聽的還是要打聽。不過赫舍裡氏與皇後不是一個政治立場。皇後卻是夫唱婦隨,是支持皇後撤藩的,隻是皇後的支持有些單薄了,前朝是男人們做主,赫舍裡氏又是索額圖作當家人,即便皇後支持康熙,也動搖不了索額圖以及赫舍裡氏的政治立場。

與之相反,遏必隆和鈕祜祿氏則全麵支持撤藩,撤藩大勢已成,康熙意思已經表露出來,這個三藩不撤也得撤,自古撤藩之事,唯有成與不成兩條路,沒有中途放棄的,放棄了也就等於引頸就戮。

要麼就是漢景帝,鎮壓七王之亂,收攏政權;要麼就是建明帝朱允炆,撤藩不利,成為廢帝,說是下落不明,實則隻怕早就是白骨一具。

放棄撤藩?就算康熙敢說,藩王敢信嗎?不如高舉屠刀,還免了養虎為患。遏必隆可能為臣方麵有所欠缺,亦或者有架空帝王之野心,不然也不會引得康熙不滿,並加以處置,但人家腦筋會轉彎啊!軍事素養也高,亦或者這是生存之道。

不然你看,不然你看,權傾朝野的鼇拜已經沒了,惡名無數,有生之年,子孫後代未來隻怕都沒有了出頭之路,蘇克薩哈被鼇拜捏造罪名抄家,子孫後代也被迫害致死,沒有未來,而遏必隆,被賦閒在家一年,受了些罪,但全族都保下來了。這才是聰明人呢?

總而言之,沁柔明白,三藩之亂前奏曲,起奏!


最新小说: 全家流放,我靠係統種田趕海發家致富 高武:你家三代經商,敢欺我祖上扛槍? SSSSSSSSSSSSSS滿級神醫 絕嗣渣夫彆跪了,夫人嫁郡王顯懷啦 文明樂園 不是末世通緝犯嗎?我怎麼成團寵了 卿月昭昭 隨身靈泉 修羅神骨 穿到古代擺地攤,全京城的人都被饞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