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吏!
“三兒,這,這雪竟真的下起來了,還這麼大的?這……”
次日一大早,天色還未放亮,俞瑤就起來查看雪勢,卻是發現,李春來竟比她更早。
而且,此時的雪勢,已經由昨晚的細碎小雪變成了鵝毛般的大雪,氣溫仿似也一下子冷了許多,整個天地間,一片冰封。
李春來這時已經緩過來,笑著看向俞瑤的美眸道“姐,那昨晚咱們的賭約,可還作數?”
“噯……”
俞瑤俏臉登時紅了。
她之所以這麼早起來,是擔心李春來有心事,必須得盯著。
但此時李春來儼然不像有事的樣子,她忙是找了個幫李春來做早飯的蹩腳借口,急急跑開。
看著俞瑤扭著小蠻腰快步離去,李春來不由搖頭苦笑。
昨夜,李春來近乎是一夜未睡,但即便搜腸刮肚,卻也著實探知不到關於薩爾滸更為詳實的信息了。
他隻知道,老奴和後金之所以在薩爾滸取得大勝,是遵循了一個一直流傳到後世、極為有名的方略!
‘任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
單憑這個方略的字眼,便不難猜出來,老奴和後金,此役主要便是打的一個時間差。
畢竟,大明此時的作戰方略,完全就是‘明牌’一般,怎可能擋得住後金那強大的情報體係?
而四路大軍,看似氣勢洶洶,但真論實際兵力,怕還真比不過此時的後金主力。
明軍此役把口號喊的震天響,又是十幾萬二十萬,乃至是四十五十萬大軍的。
可,其中水分著實太多了!
杜鬆、馬林、李如柏那三路,李春來不知道詳情,不去評價,身為劉綎這南路軍的一員,李春來儼然是門清南路軍的情況。
此時,南路軍所有能戰之力加起來,絕不會超過兩萬!
這還是連他李春來部都算上的情況下。
而後金主力呢?
軍議時,李春來曾聽劉綎提了一嘴,後金此時至少聚集了六七萬丁口,裡麵的能戰之力,恐絕不下五萬人!
五萬人。
這是個什麼概念?
就算此時不知道杜鬆那邊的詳情,李春來也可以負責任的說,杜鬆部,絕不會超過五萬人!
因為麾下的將領是有數的。
杜鬆那邊雖是有三個四個總兵、好幾個副將參將的,看著很唬人,可都多少年了,明軍作戰,什麼時候滿員過?
杜鬆那邊,要是能有個三萬戰兵,那便已經要燒高香了。
若是能有七八千真正能打的精銳家丁,那,怕太祖爺朱元璋都要睜眼了!
外強中乾啊!
再者,便是時間差的問題。
四路大軍,地勢各不相同,人員參差不齊,怎可能齊頭並進?
起碼在這個階段,以李春來的身份,那等人言微輕,又怎可能解決這楊鎬他們那些大佬們都解決不了的問題?
李春來此時也想開了,把握住能把握住的便足夠了,想那麼多又有個鳥用?
……
簡單吃過了早飯,劉綎很快召集眾將官軍議。
或許是‘打野味’打的很不錯的緣故,李春來再次獲得了列席的資格。
這次軍議的內容,顯然大多數人都已經猜到了。
——正是下雪後行軍的問題。
但讓李春來、包括眾人都有些懵的是——
饒是這般天氣,劉綎也沒有開恩,依然讓大軍繼續前行,雷霆威壓眾將官。
最後,對李春來這邊的命令也很冷酷,儘可能打到更多的野味!
李春來剛開始還有點沒搞明白劉綎的用意,但剛出劉綎的大帳,他便是想明白過來。
就現在這般狀態,哪怕山裡不下雪,隊伍一天又能前行多少裡?
或許這場雪,對杜鬆他們三路主力軍影響很大,但對南路軍這邊,其實是寥寥的。
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此時這般下雪天,往山中行軍,可能比不下雪還要容易點。
若不下雪,大軍這麼多人,單是落葉層就能讓人煩死,跟天然陷阱都沒太大區彆。
此時下了雪,隻需要前麵趟路的兄弟吃點苦,後麵的人,踩著‘路’走便完了。
……
就在這種步履維艱的山中行軍路上,兩天時間匆匆而過,時間來到了萬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三。
這時,沈陽中軍那邊終於是傳過來消息,確定了動手的時間是二月二十五!
李春來聽到這個消息後,心裡已經是古井一般平靜。
想毛線呢?
做好眼前就已經很不容易,提高警惕便是了!
因為隨著打獵行動的持續深入,李春來部此時,幾乎都能頂半個夜不收用了。
而這幾天時間,李春來不僅射術和打獵技巧愈發純熟,跟那幫高麗棒子也是混的越來越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