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毛文龍都是適應了此時的這種節奏,不敢在耍什麼幺蛾子。
二十四日,大軍終於是來到了董家江一線,沿著冰封的江麵而行,路終於是好走了些許。
二十五日,大軍前鋒已經是進入到了後金的控製範圍之內,但距離後金的哨卡,還有一些距離。
說白了,此時的後金雖是很凶,猖狂又暴虐,但在骨子裡,他們的自信心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還是很害怕大明天朝上國的威嚴的。
這就導致,他們的實際控製區,據點也好,哨卡也好,都是據險而建。
哪怕周邊有很多更舒服的好地,卻也隻能是放棄。
而到了後金的控製區,毛文龍終於是坐不住了,晚上偷偷摸摸的過來跟李春來商議,要‘以打獵為名’,去‘摸個魚’,端個後金的哨卡!
主要是毛文龍對這邊很熟悉,手下有不少這邊的土著。
而且,大軍各處渠道傳回來的信息,都表明著,後金主力已經龜縮到了老寨一線。
像是南路這崇山峻嶺的老林子間,是不可能有多少韃子的。
正好也借著這個機會,給大軍拿個開門紅也好,讓己方先真正立足、處在不敗之地也好,儼然沒有什麼壞處。
李春來想了沒多會,便是同意了毛文龍這個提議!
決定在今夜行動!
但前半夜還是後半夜,到時候再說,根據具體天氣而定。
主要是這幾天下雪的緣故,晚間雪可以反射月光,並不是太黑,能見度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這也讓李春來暗暗腹誹。
在那個時空,恐怕,劉綎麾下是絕沒有毛文龍和自己這種‘刺頭’的。
劉綎的治軍方略,李春來此時已經很熟,還是比較嚴苛的。
他李三爺之所以能得到這種‘特殊待遇’,也是一步一步,無數弟兄們頂著嚴寒、賣著性命打拚出來的!
……
時間很快來到了晚上。
正如李春來預料中的一樣,今晚雖是依舊飄著細碎的雪沫子,但月光不錯,能見度還算可以。
大隊人馬此時已經徹底進入了後金的控製區,沿著董家江分散兩岸紮營,前麵不遠,便是疊伏的崇山峻嶺。
而前麵深處最陡的那座山,有個很形象的名字,叫‘牛尾巴山’。
此時借著幽幽月光遙遙看過去,疊伏的山勢正像是一頭牛撅著屁股,撂著尾巴。
在牛尾巴山上,有一座‘牛尾巴寨’,是後金在這片區域很關鍵的一個寨子。
當年建州起勢時,曾與敵對部落廝殺數年,近年來才是真正把這牛尾巴寨給占穩了。
因為誰把牛尾巴寨占穩了,待到夏天時,便是可以順董家江沿江而下,與漢人交易。
說到這,必須要說說寬甸諸堡!
寬甸諸堡的建立者,不是彆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李成梁!
最開始,寬甸諸堡的主要作用,是為了防備後金,準確的說,是為了防備老奴的建州部的。
因為那時候,李成梁都感覺到他那個乾兒子不太聽招呼,有點hld不住了。
但後來不知道老奴給李成梁灌了什麼迷魂湯,寬甸諸堡由防衛變成了集市,開始與後金開市,為後金方便,並且大量移民。
再後來,李成梁真感覺老奴hld不住了,又下令遷移移民,把寬甸諸堡變為防守要塞。
但已經在這邊站住腳跟的漢人老百姓,付出了這麼大的心血,剛剛建設好自己的家園,還沒收回回報呢,咋可能這麼聽招呼?
這無疑又是一部血淚史!
恐怕,也正是因為李成梁這‘迷之操作’,老奴和後金才會發展的這麼快,逐漸壓過其他女真諸部,變成了現在的怪胎!
想到這,李春來也無力吐糟。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比如,寫下了《紀效新書》的戚大帥。
可前人挖坑,還是挖大坑,挖深不見底的迷之神坑,後人……
比如,十次報大捷的李總……
……
吃過了晚飯,李春來剛找來毛文龍、滿桂、洪斌、張黃等人開小軍議,劉綎卻忽然召集李春來在內的諸多將官們開大軍議。
這一來,李春來的小軍議隻能先放放。
來到劉綎這,仔細聽了一會兒,李春來也明白了劉綎的意思。
前麵在後金控製區之外時,大軍可以沿江而行,但是進入到後金控製區內,就算還可以沿江而行,卻是必須要加倍小心,並且,付出更多努力了。
道理並不複雜。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江麵肯定是山間的低點,算不上最低點估計也八九不離十。
若大軍貿然走到這種冰封的最低點上,後金方麵萬一耍點什麼鬼心思,又豈是鬨著玩的?
李春來聽完也是深以為意。
他雖與劉綎隻是‘點頭之交’,劉綎也隻是在為後人鋪路,忙裡偷閒提點下自己這個‘潛力股’。
但是,真與劉綎工事,李春來才是明白,像是劉綎這種成名經年的老將,絕非是浪得虛名之輩啊。
開完軍議回到自己的營地,有毛文龍這‘地頭蛇’在,他們已經商議出了一個大框架。
在牛尾巴山西側四五裡外的一座山上,毛文龍的人已經發現了一個後金哨卡的位置,人數不會超過三十人,而且,周圍地勢複雜卻並不險峻,很適合作為動手的目標。
現在,就等著李春來回來做這個決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