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女真人很擅長的標槍、飛斧之類。
這種原始技藝,或許沒有火槍好用,但殺傷力絕不容小覷,特彆是近距離的那種爆發性。
總之,技不壓身。
想要在戰事中活下來,並且活的很好,自是要多多努力,多多籌謀。
拋卻刀盾手,便是銃兵了。
這也是部隊未來的核心構架,李春來現在估摸著,人數大概在五十人左右,就跟現在一排十幾人差不多規模,連續三排,用來保持火力的綿密。
彆看現在這幫人用鳥銃已經很溜,可他們在遼東真正圍剿費英東時,到底是個什麼模樣,李春來比誰都清楚。
而且,李春來也在這等真正的實踐中,發現了大量的問題與不足。
最簡單的。
李春來之前花大價錢和大力氣購買的什麼斑鳩銃、百子銃、三眼銃之類,講真,真沒有派上什麼大用場。
或者說不是沒有派上用場,而是沒有達到李春來想要的效果。
因為這些裝備,大都過於笨重了,是一種全方位的笨重,不僅在平時會給弟兄們帶來大量的負擔,真正用起來也是負擔。
此時這幾十杆鳥銃,都是李春來在遼東和京師時,通過私下的秘密渠道,從個人手中購買。
有了這些寶貝,那些原本不擅長使用斑鳩銃這些重型火器的兄弟,也能很快上手,並且愈發喜歡。
可惜的是……
這些鳥銃,雖已經算是明軍中的精良火器了,使用起來限製也是極多。
——必須要嚴格控製發射次數。
簡而言之,一般情況下,打個兩銃,就得冷卻銃管了,必須要休息,以防炸膛。
這可不是鬨著玩的。
須知,用鳥銃射擊,人得臉貼在銃管的準心上瞄準,一旦炸膛,誰敢想象那等後果?
據說薩爾股的時候,杜鬆部之所以垮的那麼快,諸多不合格的鳥銃炸膛,便是重要原因之一。
而鳥銃作為主力遠程打擊武器之外,隊伍顯然還是要有一部分衝擊力的,以保證隊伍進可攻,退可守。
李春來思來想去,這部分衝擊力,還是選擇‘槍兵’,也就是長槍兵。
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李春來也是跟毛文龍、戚元功,包括陳國威、楊老四等人多次反複論證後、又經過實驗的結果。
說白了,若是有能力,誰都想要好的,李春來還想要李唐時的陌刀軍呢。
可彆說李春來了,便是李唐之強盛,養個萬八千陌刀軍都要砸鍋賣鐵啊。
而且,這種重甲兵太嬌貴,俗話說就是‘不耐操’,隻適合有利地形來作戰,地形稍微複雜,他們就不行了。
這玩意就有點類似於後世的核武,平時嚇唬嚇唬人還行,真要上了戰場,誰舍得拿這種東西往上頂?
這顯然沒有性價比,也違背了初衷。
畢竟,養兵是用來用的,而不是用來當爺伺候的不是?
而長槍兵也是個經過了曆史考驗的兵種!
不僅宋時對抗蒙金騎兵常用,國朝太祖成祖用的也不少。
以此時的遼地為例,基本各個將領麾下都有大量的長槍兵。
主要是便宜啊。
說句不好聽的,一杆長槍足夠了,連甲都不用披的,多省錢。
這顯然跟宋時不一樣。
或者說,正是因為將領們不好好打磨這些長槍兵,導致他們很難發揮出他們的威勢來。
李春來自不會犯這種錯誤。
既然他李三爺要打造長槍兵,那必然是精銳長槍兵,真能能與韃子對戰、並且能讓他李三爺如臂使指的長槍兵。
但眼下刀盾兵和鳥銃兵雖已經有了雛形,可長槍兵還是個夢想。
李春來也隻能暫時忍耐,等到青州這邊事了,回沂源之後,再逐步展開。
“李將軍,你們這些鳥銃,好像,好像有點一般呢。”
正當李春來沉浸在他的龐大構想中時,身邊,忽然傳來了一個熟悉的聲音,風娘不知何時,已經是來到了他的身邊。
“怎個意思?”
李春來眉頭登時有些皺起來,有些冷的瞪著她。
今早兩人一起過來的時候,為了平衡風娘這邊,李春來特意取消了一部分對她的限製,沒想到,這妞兒居然這麼不開眼,好日子還沒過兩天呢,就要挑毛病。
當然,李春來這般,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考驗風娘,看看這女人,到底有沒有真本事。
風娘被李春來這麼一瞪,一時也有些害怕。
但她很快便回過神來,低低道“哥哥,我,我這不是讓你難堪的,而是你們現在用的鳥銃,真的沒有我們寨子裡的好。
哥哥,你看,你們現在的鳥銃,看著七十步外威力都很大,可實則,那些木靶都很薄,並沒有什麼力道的。若是在戰場上,這等鳥銃,彆說七十步了,五十步都未必能破甲。
而我們寨子的鳥銃,便是迎上韃子,八十步都能破甲的。”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