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吏!
強勢壓製住了陳繼盛,讓他去催毛文龍趕緊出兵,李春來這邊也開始緩節奏了。
彆看遼地與青州隻隔海相望,可不論氣候、地形、包括很多其他方麵,還是有著很大不同的。
李春來麾下青州左營的老兵們,自是沒什麼,可新兵們,儼然需要一個熟悉環境的過程。
所以,早在來時,李春來的船隊裡,不僅備下了大量的炭火,更是有著大量的老薑、老蒜之類。
就是為了防止兒郎們不適應環境,引發流感或是什麼其他疾病。
再者,李春來雖是憑借著他積攢的優勢,有點‘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真正要動手,還是需要精準的把握時機的。
甚至,李春來推測,如果他隱藏不好,或者說沒有設置好前置,被後金發現了他的戰略意圖,依照這些韃子的狗性子,怕是都能放棄此次的戰略計劃。
這玩意李春來也不能說好與不好。
但一旦被韃子拉住了節奏,可能不僅他李三爺要陷入到巨大的被動中,遼地實際的局麵,怕是也不一定有改觀。
最簡單的。
韃子直掠沈陽城、遼陽城下劫掠,誰能攔得住呢?
……
李春來部主力並未在旅順海岸停留太久,一天多之後,便是遊弋向了複州海域,目的地正是遼地大島之一的西島。
事實上,早在很久之前,李春來就瞄上了包括西島在內的長生島、中島這三大島。
這裡,不僅地理環境優越,關鍵人口稀少,沒有那些臭魚爛蝦的破事,著實是為數不多的寶地之一。
特彆是長生島。
僅聽其名字便是能知道,這個大島有東西的。
傳聞,正是當年徐福為始皇帝尋長生不老藥到過的地方,甚至有傳說這就是徐福的終點。
那肯定不會差了。
一天多後,抵達了這片海域,通過小船觀察環境的李春來很快發現,這裡的環境比他想象中要惡劣許多。
長生島還好些,似是有幾個小村子的模樣,中島西島卻幾如不毛之地,而且島上地形明顯也更為複雜,似乎不太宜居。
但這卻正合了李春來心意。
他此時,就是要找一個沒有什麼人煙的地方,先貓下來,適應環境,猥瑣發育。
幾日之後,陳繼盛便風塵仆仆的去而複返,帶給李春來最新的消息。
毛文龍已經全盤答應了李春來的條件,至多十日之內,便會走海路過來,與李春來彙合。
但陳繼盛同樣也帶給了李春來一個不太好的消息。
便是老二滿桂這次是肯定過不來了。
滿桂升為遊擊後,發展比毛文龍要好很多。
短短時間,麾下便有了幾百人的隊伍,而且,有小二百號騎兵。
這是個不太好說的問題。
很大程度上,甚至讓人會寒心……
滿桂之所以能這麼順,核心之一,還是因為他是蒙古人。
恰巧袁應泰上任之後,收攏了不少蒙古人,並且,將他們安置在沈陽和遼陽這種大城中,正需要有人來震場。
滿桂正好趕上了這個時機,得到一部分實權的同時,卻也是被袁應泰給拿住了。
對於此,李春來自也不好說些什麼。
畢竟,袁應泰給他李三爺開了綠燈,已經是給了很大的麵子,若李春來再去不討巧,那可就是不識趣了。
另外,就滿桂本身而言,他儼然也需要這種大場麵的鍛煉,李春來這種劍走偏鋒的山地奇襲路線,未必就真適合他。
陳繼盛隨之也為李春來介紹起了沈陽現在的形勢。
怎麼形容呢。
簡直就是群魔亂舞。
為了應對此次遼地危局,天啟小皇帝雖是像他的祖父一樣,提前便是招天下精銳過來支援,但卻依然還是老樣子。
那些大爺們,頓時又使出他們的各路招數,搶占資源,占領道德的製高點。
“呼。”
李春來聞言也不由長長吐出一口濁氣。
這玩意,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那。
現在明軍這般狀態,怕是都快要跟前宋差不多了。
當初的宋軍,按說靖康這個階段,不過才百多年,究竟還是應該有那麼一點戰力的。
實際情況卻是,隻要他們出動,便必須得有賞。
操練得有賞,出征得有賞,紮個營恨不得都得有賞。
就更不要說是打仗了。
那位‘聖人’皇帝,寫字畫畫的確是一流水準,藝術水平很高,然後,在具體事務上,簡直菜的讓人沒法看。
到頭來,銀子花了,力下了,也沒少受罪,卻是一敗塗地,本身也淪為階下囚。
也無怪乎嶽飛嶽爺爺後來會寫下‘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真正獲得大量資源的那些將門們,到頭來,保自己投降比誰都快,簡直堪比川劇絕技‘變臉’。
到最後真正替南宋小朝廷撐起局麵,還是那些最底層的苦哈哈老百姓啊……
現在的大明,基本也是一個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