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這麼厲害啊。”阿團不太了解,聽了隻覺得佩服“那和西山書院有什麼關係呢?”
“這個我知道!”鄭晏搶答道“好像從祖父那個時候開始,就不許彆家子弟來家塾了,家塾裡隻剩了鄭家本家和旁支子弟,好些先生都離開了,之後才在外麵成立了西山書院,但仍沿用鄭家家塾的課程設置。”
鄭昂點頭讚同。“那,又為什麼不收彆家子弟了呢?”阿團不解,多好的拉攏人心的機會啊。
“好像是出了件不好的事。”鄭昂摸著下巴回憶“聽說,那時候各家少爺、姑娘們是一同念書的,後來出事了,鬨得挺大的,家塾就不再接收外麵的學生了。”
過了正月十五這個年就算過完了。
灶上飄了整一個月的肥鵝大鴨子味還沒散,但總算有人手能騰出手來搗鼓些彆的稀罕東西了。
畫屏進來請示晚上吃什麼時,阿團連忙跳起來喊道“火鍋!火鍋!”今年甫一入冬,阿團就把火鍋“發明”出來了,這邊其實早有了類似的鍋子,牛肉青菜等燉在一起,不過是在灶上燉熟了端下來的,且也沒有自己拌的醬料。
她早兩天吃膩了燒雞蹄髈的時候就想吃這個,但灶上忙席麵都忙不過來,她也不好意思給人家添麻煩,一直忍到過了元宵才開口。
畫屏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姑娘是說上回點的那種熱鍋子?還叫他們上片好的牛羊肉和大白菜,芝麻醬、香油、蔥蒜末單獨放小瓷碟裡?”
“呃,嗯……”阿團眨巴著眼睛看著鄭昂和鄭晏,小聲道“其實還有更好吃的,但我怕你們接受不了。”
鄭昂奇道“你要吃什麼稀罕沒有?過年這會兒,東西最全了。”“唉,也不是稀罕。”阿團扭捏了一會兒,歎道“反正我是想吃了,你們如果不吃就都給我留著吧。”說完吩咐畫屏道“除了牛羊肉,再給我上些毛肚、雞心、鴨腸、鴨血。”
“嘔……”鄭晏一蹦離她三尺遠,怪叫道“鄭曳,你吃下水!”
阿團一時沒反應過來,愣了一下,才意識到是在叫她。“阿團”這乳名叫到了五歲,打今年起就要入家塾念書了,故而老侯爺給她取了大名“鄭曳”。
她當時疑惑極了,承平侯府這一代的女孩走“月”字輩,怎麼偏偏從她這兒就不一樣了?可鄭老侯爺和鄭叔茂都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她隻好把疑惑吞回去。
回過神來,看鄭昂也有點難以接受的樣子,他艱難道“咱家不用吃這個,那些、那些都是下等人吃的。”
下、等、人……
阿團兩眼一黑,撲上去抓著鄭昂的領子使勁搖晃“怎麼就下等人了?很好吃的!你忘了,上回頭一次吃泡椒鳳爪你也是拒絕的!後來還不是和我搶!”
鄭昂臉紅了,畫屏順利地領了阿團的命令到灶上點菜去了。
竇媽媽最怕這種自助式的吃法,一會兒看不住阿團就撐得動不了了,青蛙似的翻著肚皮挺在椅子上。灶上還沒來人,這邊先把山楂丸和麥芽水備好了。
火鍋原料簡單,湯底也好做。不一會兒就送過來,九葷九素,滿滿當當擺了一桌子。
阿團和鄭晏的口味都比較偏北方,芝麻醬加香蔥末和蒜蓉,撒上一點花生碎和兩滴香油就很好。唯獨鄭昂嗜辣,無論前麵選了哪幾樣,最後必要舀一勺紅油辣子,料碟裡飄著厚厚一層紅油。
唯一不大痛快的就是丫鬟們不同意阿團自己動手,怕湯汁濺出來燙到。隻能由阿團指揮放哪樣,撈哪樣,丫鬟們持竹筷瓷碟撈出來再撥進她麵前的碟子裡。
水沸了,咕嚕嚕鼓起水泡,煙氣騰騰。帶著寒霜的五花牛肉片紙一樣薄,擱湯裡滾一遭就熟了,撈起來是軟軟的一片,放油碟裡一攪,鮮香鹹辣。
阿團一邊吹著氣往嘴裡送,一邊念叨道“九宮格才好,一個格放一樣,先放後放都分開,不至於一筷子撈起來有生有熟。”
鄭晏看過阿團畫出來的圖紙,立即應和道“四條銅片的事兒,工匠可真磨嘰,早知如此應該托給舅舅才對。”
鄭昂小擔心了一下,這兩個小家夥對吃喝玩樂那叫一個熱衷,真怕他們去了家塾仍然收不了玩心。若是課業完不成,先生的手板子可是一點都不客氣的。
很快,鄭昂就知道自己杞人憂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