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選擇了暫時固守襄陽和樊城。
雖說這擒關羽的氣勢要擺出來,但曹仁也是征戰多年的宿將,深知這戰場上得小心謹慎,不可盲目大意。
在沒確定關羽的水師規模前,曹仁是不會輕易犯險的。
曹仁的軍令很快傳到了襄陽的荊州刺史胡修耳中。
得到軍令的胡修不由蹙眉:“征南將軍怎麼會如此的膽怯?”
“襄陽有萬餘兵馬,竟讓我固守襄陽?關羽在陸路又能有多少人?”
“征南將軍不肯出兵,那本刺史就親自出兵。”
胡修為人粗暴不恤士民,又自恃武勇兵多,平日裡對曹仁多有不屑。
作為荊州刺史,南陽郡、南鄉郡、襄陽郡和章陵郡以及文聘控製的部分江夏郡,本是由胡修來轄製的。
結果去年,曹操忽然任命曹仁為征南將軍,假節。
除了南鄉太守傅方跟胡修私交不錯肯聽胡修的命令外,南陽郡的龐德、章陵郡的呂常、江夏郡的文聘,都不聽胡修的命令了。
連胡修這個荊州刺史都要受曹仁節製。
這讓一向驕橫慣了的胡修如何受得了?
在仔細探得關羽這支陸路兵馬的行軍速度和兵馬人數後,胡修決定親自帶兵去襄陽城外七十裡處的北岸的夷水處埋伏。
夷水也是漢水的支流。
胡修選擇這個位置,就是因為走陸路入襄陽,關羽的兵馬就必然要跨過夷水。
荊州彆駕驚聞胡修要出兵,連忙相勸:“使君不可,征南將軍假節,若使君違抗了軍令,恐有殺身之禍!”
胡修喝斥道:“本刺史是魏王任命的荊州刺史,征南將軍難道還敢殺我?”
“戰機稍縱即逝,若聽征南將軍的,本刺史萬餘人龜縮在襄陽城,豈不是惹人笑話?”
“留你八千兵守城,本刺史親帶五千兵馬去夷水埋伏,準備好酒肉,待本刺史回來就犒賞三軍。”
見胡修執意要領兵出城,荊州彆駕無奈,隻能親往樊城,將胡修擅自出兵的事告知曹仁。
聽得胡修擅自出兵,曹仁不怒反笑:“胡修自恃武勇,向來不服我,若繼續駐守襄陽,必壞我大事。”
“如今違令出兵,正好給了我奪他兵權的理由。”
“牛金,速傳我軍令,令章陵太守呂常,立即驅兵入襄陽,執掌襄陽眾軍。”
“胡修若有不服,就將胡修綁來見我!”
牛金領命而去。
荊州彆駕聽得心驚膽戰!
曹仁見荊州彆駕顫抖,安撫道:“身為荊州彆駕,你能及時向我彙報,有功無過。”
“胡修違反軍令,我隻罰胡修一人,你回襄陽城,與呂常守好襄陽城。”
“待退了關羽,我會向魏王舉薦伱為新的荊州刺史。”
荊州彆駕大喜,連連躬身致謝,這簡直就是天降洪福啊。
待荊州彆駕離開,滿寵這才開口:“將軍,胡修畢竟是荊州刺史。若是陣亡了,會挫了我軍銳氣。”
“不如我引一軍去接應胡修,若胡修勝,則協助呂常掌控襄陽;若胡修敗,則掩護胡修撤退。”
曹仁思索一陣,同意了滿寵的提議:“就辛苦伯寧走一趟了,胡修若敗,就彆讓他入襄陽城了。”
滿寵點頭。
樊城的兵馬是曹仁帶來的,荊州的兵馬一部分歸江夏文聘,一部分歸章陵太守呂常,一部分歸南鄉太守傅方,剩下大部分都在襄陽的胡修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