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雖然假節,但具體統兵的依舊是文聘、呂常、傅方和胡修。
胡修若是聽命,曹仁自然不會去奪胡修的兵權;可如今胡修不聽指揮,曹仁就不會心慈手軟了。
胡修雖然自恃武勇,但相對戎馬半生的曹仁而言,胡修那點兒武勇壓根不入曹仁的眼。
就因為胡修能力太差,曹操才會在漢中跟劉備爭鬥的期間,將曹仁從居巢調回樊城進討關羽。
胡修此刻還不知道,不論這次出兵是勝是敗,他這個荊州刺史都回不了襄陽了。
此刻的胡修隻想將關羽的這支先鋒軍給吞了,然後拿著戰功向曹仁炫耀。
夷水。
關羽的先鋒都督趙累,已經率軍抵達。
“速過夷水,今夜就在夷水附近紮營,明日直抵襄陽城下。”
看了一眼天色。
趙累又下達了第二個軍令:“善水者先渡河,渡河後立即列陣,亂陣者斬!”
這裡距離襄陽城不到百裡,趙累可不會自信到襄陽城的守軍到現在都沒覺察到行蹤。
若是覺察到了,極有可能在河流對岸設伏。
趙累久隨關羽,對荊州的地形地勢也是頗為了解,也知道行軍渡河時可能遇到的突發險情。
之所以令善水者先渡河,是為了避免河對岸的伏兵太強,讓先渡河的將士能跳水逃生。
就在趙累指揮兵馬渡河時,胡修則是死死的盯著不斷渡河的趙累軍。
“兵法雲:半渡而擊,敵軍必亂。”
“哼,關羽的先鋒,也不過如此,竟然敢在急行軍後還要大意渡河。”
胡修暗暗高興。
在仔細計算了趙累的渡河將士人數後,胡修大喝一聲“眾軍殺賊”,率五千襄陽步騎向夷水河邊殺來。
然而。
胡修預料的“敵軍必亂”卻沒有出現。
趙累下達了亂陣者斬的軍令,又先派的是善水將士,即便遇到了伏兵也不會出現必死的困境。
遇到伏兵不會必死,但違反軍令卻是必死,正常人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有序渡河,慌亂者斬,驚呼者斬。”
趙累將後續兵馬的渡河指揮交給副將,隨後策馬過橋來到對岸。
見胡修兵馬殺來,趙累的眼中閃過幾絲鄙夷:“陣型如此慌亂,也敢在我麵前玩半渡而擊。”
“眾軍聽令,舉弓,聽我號令:敵五十步仰射。”
趙累聲音洪亮,指揮亦是有條不紊,不疾不徐。
都說將是兵的膽,將若是慫了,兵也就慫了。
趙累臨陣遇敵,沒有絲毫的慌亂,這讓列陣的將士亦是心中安穩。
主將都不慌,我等小兵有什麼可以慌的?
拉弓射箭,尊令而行就可以了。
隨著趙累的命令下達,千餘箭矢直接向胡修的兵馬拋射而去。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