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多少事!
整個校場上,安靜的隻剩下一個人孤零零的聲音。
說不出來是在喊,還是在唱。
或許是因為這本來就不是一首唱出來的詩,又或許是因為歌唱的人屬實五音不全。
但是字字句句,簡單明了,如若雷霆,敲打在所有人的心上。
北伐以來,殺胡人、收舊土,這是軍中一直在宣傳的,也是將士們一直篤信的。
但是隨著他們一路艱難北上,這些理想開始展現出來它們艱難的一麵。
多少人猶猶豫豫,多少人心中忐忑。
而此時這一首分不清是詩詞還是歌曲的東西,直直的戳中了大家的心靈深處。
胡無人,漢道昌。
有的人想到了曾經發出的熱血誓言,有的人想到了此時應該還在江南翹首以待君歸的家人,有的人想到了已經沒於戰火之中的親朋······
戰爭,這無休無止的戰爭。
胡人,這些茹毛飲血、殺戮不休的胡人!
不殺儘胡人,如何能解心頭之恨?
一道道身影站起來。
火光之中,人影幢幢。
“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
也不知道是誰先跟著大聲喊了出來,原本在杜英的自我發揮下還有點兒曲調的詞,這個時候已經徹底沒有了音調起伏。
變成了聲嘶力竭的高喊。
“胡無人,漢道昌!”
將士們齊齊舉起拳頭。
“陛下之壽三千霜!”
一聲又一聲,如同浪潮,在短暫的低下去之後,又立刻翻湧直上重霄!
杜英似乎想到了什麼,下意識的瞥了一眼桓溫所在的位置。
抄襲一時爽,就是有點不合時宜。
在這裡高喊“陛下之壽”,似乎不太對吧?biai
畢竟桓溫的心思······
杜英登時冒了一身冷汗。
自己這樣是不是有點兒過於明確的表示自己是一個“保皇黨”了?
這樣,桓溫和他手下那些早就已經想要當從龍功臣的家夥們,會不會把自己當做眼中釘、肉中刺?
冤枉啊!
我不是這麼想的······
聽我解釋,這是一個叫李白的貨寫的。
他胡吹。
杜英終於找到了桓溫的身影。
此時桓溫已經不是在旁邊悄悄看著,而是在將士們的拱衛下已經到了校場中間的位置。
無數的將士在周圍高呼,一層又一層,圍著他們的大將軍,眼睛之中充斥著狂熱。
此時,一個男人所有的勇氣和熱血,似乎都在這大環境的牽動下激蕩。
此時,隻要桓溫一句話,將士們甚至會毫不猶豫的抄起來兵刃直接撲向遠處的藍田。
便是現在,殺胡建功!
桓溫抱拳“諸位將士,明日,出戰藍田,本將親自擂鼓助威,望諸位能一戰破敵!”
“將軍萬歲!”不知道多少人齊齊高呼。
聲音又上雲霄。
杜英看著被黑壓壓的人群所包圍的桓溫?默然。
好像不需要自己過多擔心了。
此時的桓溫?就像是真正的“陛下”一樣。
那些“陛下之壽三千霜”的呼喊聲,似乎就是為他最好的祝福。
杜英呼了一口氣?喃喃說道“但歌大風雲飛揚?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些將士是桓溫的“猛士”,而自己的猛士又在哪裡呢?
杜英期待著自己也能夠有這麼一支令行禁止、為共同的理想而戰的軍隊。
但是?並不是眼前的這支軍隊。
因為杜英知道,北伐、殺胡?終究隻是桓溫為自己爭取政治資本的一種方式?在他的內心深處,到底是不是真的有著和祖逖等北伐先輩們一樣的“不破胡人誓不歸”這樣的想法,杜英並不確定。
就算是有,杜英覺得也得打幾個折扣。
至少不是放在首位的?不然曆史上的桓溫?不可能發現局勢不對,扭頭就跑。
杜英想要做的,和桓溫一樣,卻又不一樣。
一樣的是內容。
不一樣的是順序。
火光之中,人影幢幢?杜英負手而立,嘴角露出笑容?看上去是在為眼前自己取得的成功而高興,但是卻是在腦海中勾勒著未來。
————————
桓溫終究沒有打算連夜就發起進攻。
將士們還是需要好好休整的?士氣的高漲並不代表著將士們的體力也完全能夠跟得上,彆看現在一個個口號喊得響亮?戰場真正衝殺起來?比拚的可不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