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多少事!
杜英趁熱打鐵
“有謝家的支持,很多貨物甚至都不需要千裡迢迢的運輸,在關中亦然可以生產,至於這其中又有多少商機,想來不需要餘提醒,助威就知道。”
立足於關中,生產在江左、巴蜀等地很常見的商品,並且直接販賣給河西、河北等地,這些地方久離華夏正統,再加上諸多生產技術和設備的缺失,自然很有市場。
尤其是現在河北之地也在鮮卑人的手中趨於穩定,並非沒有開拓的空間。
商賈們已為之動容。
原來他們隻是設想把關中作為一個重要的貿易夥伴和貿易地,而現在杜英所提出的想法,是他們之前從未想的。
那就是把關中作為他們生意上重要的集散地,甚至是根據地。
而杜英給出的這些優惠以及他的靠山之強硬,更是讓商賈們即使是明知道關中初定,或許難免還有動蕩,可是仍然沒有辦法拒絕這樣的誘惑。
正當杜英打算詳細說一下自己對於長安市集、工坊建設的意圖時,外麵傳來腳步聲
“啟稟太守,沈勁求見!”
杜英早已知道沈勁會來,點了點頭“讓他進來,若有隨同賓客,一應邀請。”
大家臉上頓時都露出好奇的神色,這沈勁又是何方人物,竟然能讓太守如此重視?
王猛顯然之前就已經有所了解,微笑不語,看向謝玄。
謝玄是有些驚訝的,吳興沈氏······
不過他旋即釋然。
吳興沈氏在江左混不下去,跑來關中混口飯吃,情理之中。
隻是不知道沈家又會帶來怎樣的投名狀,而且沈氏這麼一動作,自然就勝過其餘江左各家多矣。
這樣會不會導致江左其餘混的不如意的世家也儘數奔著關中而來?畢竟江左最不缺的,就是世家。
長安一平,江左鬱鬱無為之人才,必然儘西來。
隻是也必然中有雜草、良莠不齊,不知道姊夫又會如何甄彆任用?
謝玄的思緒正越飄越遠的時候,三道身影已經出現在眼簾之中。
當先一人正是沈勁,而跟在他身邊的兩個人。
一個是有些瘦弱,一襲洗的已經脫漿了的白袍掛在身上,衣袖貼在手臂上的時候甚至能看到微微凸起的骨骼,然而腰間插著折扇和賬本,目光仍舊炯炯有神,透露著一種不服輸的堅韌。
另一個則強壯的多,虎背熊腰,麻布袍上有些黑色的油漬和炭灰,顯然從事的應該是工坊冶煉之類的工作。
沈勁鄭重對杜英行禮之後又介紹道
“這兩位是沈家庶脈沈文儒、沈文澤。”
瘦弱的那個叫沈文儒,當即拱手“罪家旁支,參見太守。”
旁邊的漢子亦然拱手,不過並沒有開口說話。
杜英微微頷首
“聽沈勁引薦二位,想來也有過人之處,可否告知?”
其實杜英並不知道沈勁帶來的都是什麼人物,尤其是這兩人還是沈勁的親戚,舉薦他們必然也有沈勁的私人情感在其中。
不過這並不妨礙杜英表示自己的尊重。
沈家現在流露出這樣的態度,已經是想要抱杜英大腿的節奏了。
而且他們的出身更是注定了他們背叛的可能很低。
所以就算這三人都是庸才,杜英也不介意千金市骨,給他們安排一些清貴的位置便是。
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其餘的世家做個表率。
表明關中並不排斥江左的人,而且還歡迎大家前來投靠。
“沈家淪落工商之業多年,也蓋因當初家中還薄有積蓄。”沈文儒正色說道,“現在沈家於江左商鋪二十餘,在荊州等地也有零散商鋪,店中夥計數百,雖然難以和大世家相比,但是也算微有起色。
然江左商賈,多借我沈家之惡名而攻訐打壓,地方官府亦然收受賄賂、佯作不知,因此沈家鋪子,往往舉步維艱。
得聞太守攘助大司馬收複關中故土,餘竊以為江左之人惡我、厭我,但太守與我沈氏無冤無仇,此地應為我等罪人改過自新之處,所以特懇請太守收留。”
杜英搖頭說道
“其實當初沈充之亂,所禍害者,也不過寥寥幾地。隻不過其亂起於建康之後,擾亂朝廷部署,再加上沈家為本地世家,打壓沈氏正符合南渡世家的需要,所以才會導致沈氏名聲淪落。???biai
然而餘並不覺得沈氏之罪,罪至今日。朝廷甚至都未曾流放諸位,豈不本身就說明朝廷亦然秉持此意?
因此江左各家,惡汝、厭汝,可真因沈氏之罪耶?沈兄,真的如此以為?”
登時,一道道目光彙聚在沈文儒的身上。
而沈勁以及另外一個一直沒有吭聲的沈文澤,顯然也露出一些驚訝和緊張的神色,不過他們似乎仍足夠相信沈文儒,所以隻是微微低頭,保持沉默。
沈文儒深吸一口氣
“太守既如此說,那餘可承認,此不過為些許借口罷了,其所貪者,沈氏家產。因此無論沈氏如此低聲下氣,又或者如何掙紮辯解,最終的結果隻有一個,家破人亡、為人所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