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聖醫!
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婆娑城
對麵那幾個人,此時已經是滿臉羞愧。如果有地縫都想鑽進去,這鬨的什麼事情,臉丟的太大了。
中年男子那裡還能繼續待下去,惡毒地瞪了古一行一眼,一揮手,“走”轉身急奔而去,手下人也隨後緊跟消失的無影無蹤。後麵的唏噓聲早已經是鬨翻了天。
“大家散了吧!”古一行大聲喊道,轉身回到了官驛中,從這天開始,大家才真正知道了古一行是何許人也,整個丹城迅速傳開。
古一行回到房間,不一會紅袖走了進來,“誰讓你說我已經懷孕了?你讓我怎麼見人呢?”
古一行嗬嗬一笑,“都到了現在了,還遮掩什麼,怕你紅袖的大名不夠響亮。你是我的女人,今後就本份地過日子,我想讓你堂堂正正做個女人。我還是那句話,隨時隨地歡迎你們回來。”
紅袖愣怔了一下,這個男人儘然會這般不客氣地對自己說出這番話,這在過去誰敢?
古一行既然能認下這件事,就不容許她再象以往那般生活。他古一行丟不起那個人,孩子更不能生活在這樣的陰影之下。
“考慮好找我。”說著拿出一塊傳訊石放在床上,“我和司馬會長有約,我先走了,自己保護好身體,過些日子我再來。”說著沒有多餘的廢話,從紅袖的身體穿過,離開了房間。
紅袖沒有想到今天會在這個年輕男子麵前勢弱,這是她自己也沒有想過的事情。過去她可是紅顏不讓須眉,敢把男人玩弄於股掌之間。可今天她在他麵前怯陣了。她氣惱地坐在床上,對古一行剛才的表現憤憤不平。
古一行離開官驛直接來到了協會。司馬會長迎上前道“事情處理完了?”
古一行微微一笑,“處理完了。”
司馬光耀哈哈一笑,“好!我馬上安排一下,咱們就出發。”準備起來很快,不一會司馬會長身邊多了一位少女走了回來。
古一行一看,“孔小姐”
孔苒上前盈盈一拜,“古大師,好久不見了。今天正好來協會見師父,知道你們要前往婆娑海,我也想一同前往,不知道大師可願意帶上我同行?”
古一行略微尷尬一下,“孔小姐不必客氣,既然遇到了就一起上路吧!”古一行原本就不多和女子接觸,有點不太適應,所以顯得有點局促。
三個人出了協會經過傳送陣前往婆娑海。從星迦帝國前往婆娑海最近的路是走星鬥帝國,他們隻能選擇先到星鬥帝國再轉往婆娑城。婆娑海就在婆娑城之外,因為地域寬闊,和星羅也相連。
到了星鬥帝國,因為不是一個帝國的令牌檢查的就很繁瑣,古一行把少陽宮的令牌拿出來,這下才徹底解決了這些麻煩事情。令牌一亮一路放行,不再有人找麻煩。
婆娑城是星鬥帝國一個特殊的城市,因為它連接這婆娑海,這裡的客流很大,奇特的地方是這裡的各種資源特彆豐富,修士們想到的東西很容易在這裡找到。
古一行在這裡發現了許多修煉符篆的材料,這讓他驚奇不已。前一段時間他幾乎沒有在這裡消費過什麼,因此對這裡的交換形式並不太清楚。看到這些東西之後,他的買心大動。
“司馬會長,這裡的通用貨幣是什麼東西?”司馬光耀一聽就知道古一行想購買東西了。
“古大師,你需要什麼東西儘管買,我這裡可以支付他們。”司馬會長笑著說道。
“司馬會長,我需要的東西不少,還是想辦法兌換一些貨幣這樣更方便些。”
“大師,我這裡也帶了許多的錢幣,你可以敞開用,至於兌換貓膩不如回去之後那東西折算給我就可以了,如果在這裡兌換就太不合適了。”孔苒在一旁開口道。
“孔苒說的對,古大師儘管購買,一旦不夠之時,我們再兌換也不遲。”司馬會長道。
“那就這樣,這段時間我在曆練,也沒有關心位麵這裡的交易情況,行情我並不清楚,你是孔家的大小姐對這些一定不會陌生。”
“古大師誇獎了,您需要什麼儘管購買,我看了一下,這裡的東西價格還是很公道的。”
古一行不再客氣,購買了大量的符篆材料,這些材料根據品種不同價格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好在古一行得到傳承後,對這些材料還是比較熟悉的,因此購買起來很順手。
修煉符篆的東西很繁雜,入門需要刀刻、修煉成功需要符筆,材質不同價格不一樣。司馬光耀看到古一行購買的是這些材料,真是大吃一驚。
“大師,您這是在修煉符篆嗎?”
對於司馬光耀古一行沒有隱瞞,“是的,司馬會長。這次我得到了一個符篆的傳承,很是玄妙,我現在正在練習。”
旁邊的孔苒也是吃驚不小,她知道在這個位麵上對符篆師的壓製是很厲害的,現在古大師修煉符篆會不會不太好。她看向了旁邊的司馬會長。
“大師,這符篆可是被壓製的,你這樣修煉會不會將來引起麻煩?”司馬光耀擔心地提醒道。
古一行笑著說道“天地間的道法沒有好壞之分,這需要看掌握在誰的手裡。符篆的存在有他存在的必然性,而且符篆還是咱們位麵最古老的術法傳承。”
“至於他們為什麼進行壓製,那是因為符篆讓他們看到了威脅,才開始進行打壓。前幾天我才從鄴城回來,那裡是符篆的發源地,但那裡的符篆已經沒落了。一個傳承沒落了,如果不加以搶救就會失傳,對整個位麵是一個極大的損失。”
“咱們位麵被壓製,其他位麵或許得到了發展,這種掩耳盜鈴式的壓製有百害而無一利。如果將來發生位麵戰爭,我們該如何去應對。”
古一行的一席話切中要害,司馬光耀和孔苒都聽了很是認同。位麵和位麵之間誰敢保證今後沒有衝突,古一行這種遠見很有必要。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這種打壓就是一種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