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當球長!
歐洲人在格雷克水域布置了不少攔截網和暗樁木排,後者的招數很大程度上還是y的中國。中國人在過去的海防措施裡,把重物墜在木排的下方,再把木排削尖,懸浮於水麵下,外表看起來半點危險也沒有,但真的被船隻撞上了,絕對能對船隻吃水線下的殼體造成不小的創傷。
但歐洲人也不是把六七華裡的水麵全都布置了攔截網和暗樁木排,因為他們也要過船溝通西麵的兩處岸防陣地的,不依靠艦船的力量,要是走陸路去溝通兩次岸防陣地,那在後勤補給上完全是一場災難。
阿薩爾托號四級風帆戰艦就一直徘徊在防線的西側,如果中國人的軍艦來了,阿薩爾托號和一旁的另外幾艘軍艦的作用就是吸引著中國人前來格雷克。歐洲人流出的空檔,他們自己人自然是了解的,但中國人絕對是不知道的,有心算無心,這會讓他們吃一個大虧的。
而現在中國戰艦的影子都沒有看到。阿薩爾托號的左側弦突然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滾滾濃煙升騰,巨大的爆炸在其左舷的前部撕開了一個巨大的口子,大量海水的湧入已經讓阿薩爾號前端的重量徹底超出了後端。它現在就像一個斜著插入水中的魚叉,戰艦的後端已經要翹出水麵了。
而就在這時,阿薩爾托號左舷的中部再度猛地炸裂起來,大量的水兵已經跟下餃子一樣從軍艦上跳了下來,軍艦的整體結構似乎都被破壞了,爆炸之後格吧格吧作響,就像是擔負不起重力了一樣,整艘軍艦的覆沒已不可避免。
卡斯伯特·科林伍德是老海軍了,一眼就看出了阿薩爾托號的不妙來。要是隻之前的爆炸,那麼軍艦還有挽救的可能,但是現在麼,為之晚矣。
如今的區彆隻是這艘戰艦究竟是怎麼個覆沒法。是整個倒栽蔥的紮進海底?還是前後一斷兩截?
阿薩爾托號可不是新建的機帆船,後者還可以往水密艙注水,平衡戰艦,以便能挽救回命運,風帆戰艦哪來的水密艙啊。
阿薩爾托號沉沒的很快,第二次爆炸停歇不到十分鐘,戰艦的艦艏部分就已徹底沒入了海水中,整個艦體與海平麵的角度已經超出了三十度。而且左舷中部的"傷口"在不停的擴大,戰艦不斷地發出"哢嚓哢嚓"的聲音,就像被一個五百斤大胖子坐上的竹椅一樣,並且最終暴起了"轟"的一聲巨響,整個軍艦斷成兩截。後半截重重的向海麵上拍了下去……
海麵上漂浮著二百多名筋疲力儘的水兵,他們呼喊著,哭泣著,在冰冷的海水裡全力掙紮著。他們根本就搞不清楚到底生了什麼事情,也不知道攻擊來自何處。
但結局已經這樣了。
“是水雷嗎?“卡斯伯特·科林伍德的副手,西班牙人胡安·佩洛斯海軍少將皺著眉頭說道。
……
西曆1815年2月末,一場東西方最大規模的海戰在美洲的最南端打響了。
這一戰陳漢共出動了機帆船二十二艘,三級以上戰列艦三十艘,其中包括多艘二級、一級戰列艦,其他的中小型戰艦五十餘艘,外有後勤運輸船五十餘艘,共計一百六十五艘大小船舶,水手近四萬人。隨船陸戰兵力一萬五千餘,有水師陸戰一旅和駐屯軍南下第四支隊六千兵力,外加多支偵察部隊。
這是一支極其強大的海軍戰力,光是戰鬥艦船兵力就接近三萬人,比之1588年大板鴨的無敵艦隊兵力還要多出四五千人,而大板鴨的無敵艦隊還是以跳幫戰為主,隻說艦船火炮操縱上的兵力是相差甚遠。
法西聯合艦隊與納爾遜的那場大戰,他們的兵力也趕不上這個數字。
就算是曆史上記載的鄭和艦隊,也趕不上這支龐大艦隊的規模。
而作為它的敵人,歐洲人組織起來的聯合艦隊實力也異常龐大,彆的不說,南大西洋艦隊的序列中光一級風帆戰列艦就有四艘,整個聯合艦隊裡的一級風帆戰列艦更是多達七艘。
三級風帆戰列艦南北兩支艦隊總和有五十二艘,再加上二級風帆戰列艦四艘,歐洲聯合艦隊光是主力戰艦就有六十三艘,再加上四級風帆戰艦和巡航艦等,歐洲人的艦隊總規模不下二百艘。
中國人拉扯起來一百多艘艦船西來,光主力艦就高達五十餘艘,這儼然是拿出了吃奶的力氣了。歐洲人最初組織起來的聯合艦隊也高達一百五十艘以上,但質量上就差多了,主力戰艦的數量連現有規模的一半都不到,還是中方的情報傳到歐洲之後,英國、瑞典、西班牙才重新組織了第二批四十艘風帆戰列艦緊急火燎的趕到了美洲來。
現在歐洲人的聯合艦隊分成了兩個序列,南大西洋艦隊和加勒比海艦隊。沒有北大西洋艦隊,因為北美洲東海岸的戰鬥,看的就是加勒比海上的風向群島的控製權。
親自坐鎮南大西洋艦隊的納爾遜對於自己的老戰友卡斯伯特·科林伍德非常信任,中國人的艦隊雖然龐大的可怕,但中國人的艦隊這些年裡可曾經曆過歐洲世界的一場場血戰?
就是被拿破侖催熟的法國艦隊,在作戰經驗上也比中國人豐富。
後者從來沒有打過一場真正的全麵海戰。看看中國海軍的首領,那幾個人全部都是過去年代裡有過作戰經驗的人,可這從另一個側麵也證明了他們真正戰爭經驗的欠缺。雖然德雷克一戰中國人的表現令人驚豔,但那隻是一支小艦隊。
納爾遜相信,被中國人派去德雷克海峽的那支小艦隊一定是中國人最精銳的戰鬥。這就不存在什麼可比性和普遍性的了。
納爾遜知道中國有錢,中國人的大艦隊每年幾乎都有大規模的海上演習。但這就像是陸軍的演習場一樣,練是練不出真正的精銳的。
所以,納爾遜相信卡斯伯特·科林伍德一定能將中國人堵在第一狹水道以西的地方,甚至科林伍德還會瞅準機會給中國人一個難忘的教訓。
要不是想儘可能的把中國人的艦隊留在麥哲倫海峽,他們憑什麼放棄第二、第三狹水道?難道隻因為第一狹水道距離馬島更近嗎?那絕對不是。
這就是為了讓中國更加深入的進入麥哲倫海峽,那麼等到他們被打敗的時候,曲折多變的麥哲倫海峽就能吞噬掉更多地中國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