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讀者數量上看,音樂家並不是閱讀量最大的評論雜誌。
有很多雜誌,比如《你聽》,《音玩》,從讀者數量來說,這些才是一線。
但音樂家的特點在於其受眾,往往都是音樂專業的學生,才會訂閱他們。
而他們也以其專業風格出名。
例如,央音,上音,浙音,這些學校的學生,都是人手一本音樂家。
所以,當音樂家批評搖滾的文章一經發布,就快速傳遍了音樂類的校園。
議論紛紛。
“音樂家的確有點道理啊。”
“我也不知道什麼是搖滾精神,但這種類型的歌,的確聲音夠大。”
“等會兒,好像之前於老師就在課上說過,於老師說搖滾聲音就是大,實則沒有內核,這個文章的觀點也是一樣的。”
“看樣子,於老師的觀點很對啊,音樂家都下場支援了。”
“其實,我就沒聽過好聽的搖滾樂,現在出來的這個麥子善雖然有點東西,但也是主打一個聲音大。”
“所以,我們是不是有點錯怪於老師?”
對於學生來說,專業人士的觀點總是能左右他們。
即便有些學生是麥子善的粉絲,在看到音樂家的文章後,也不免左右搖擺。
到底誰是對的?
而這一切議論,麥子善最初並不知道。
他買了很多的綠植和多肉,作為內飾,把一堆多肉整整齊齊地擺好,使整個鹽業俱樂部看起來更有生機了。
至於牆角的一團蒲公英,麥子善很想把它移栽到花盆裡,來往俱樂部的人已經很多了,萬一有誰不小心踩了一腳就完了。
而這個頑強的蒲公英又生在牆角,很難移栽。
真的是哪裡艱難往哪裡長。
這可太搖滾了。
麥子善蹲在牆角,看著蒲公英,腦袋裡想著怎麼辦。
實在不行,把牆角挖個洞,也不是不行。
“麥老弟,乾嘛呢。”
麥子善抬頭,看見紀中赫頂著一個紅色的鴨舌帽走進來。
紀中赫頭發已經是半白的了,卻整天各種顏色的鴨舌帽換來換去,挺騷氣的。
他順著麥子善的目光,往前看去。
“喲,這蒲公英長的不錯,就這種牆角的好,泡茶好喝。”紀中赫說完就伸手。
麥子善一把抓住,“彆!”
紀中赫撇著嘴收回了手,“你真不夠意思,虧我還給你打廣告呢。”
“那肯定要感謝伱,你要是想喝茶,我給你買茶葉,這個蒲公英還是算了哈,你瞅人家長大也不容易。”
“行了吧,你嘴貧。”
麥子善:“???”
我有你嘴貧?
“我這次來給你說個事,你看我也幫你的忙了,你這裡的酒讓我承包了吧,讓那個光頭出局吧。”紀中赫滿臉笑眯眯的。
“圖窮匕見了你是。”麥子善說道。
“我這也是為你好,那個光頭拉來的都是普通的啤酒,你能有多少毛利率,我這都是牌子,利潤高多了。”
“咱們除去成本,五五分成。”紀中赫興奮地搓搓手。
“你想賣酒可以,但我想給來著的人更多的選擇,啤酒有,牌子的酒也有,不然有的人想喝普通啤酒咋辦?”麥子善說道。
他走到牆邊,拿起一瓶烏蘇,“這玩意好喝,你那牌子我還真喝不慣。”
麥子善指著擺放酒的架子,上麵還有不少空位:“你想賣就賣,這都有空地。”
紀中赫撇了撇嘴,但也隻能接受這個方案。
因為光頭的啤酒,毫無疑問會分流銷售額。
“那先這樣吧,麥老弟,你不懂做生意,你想像我一樣開豪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麥子善自嘲了一下:“我一唱歌的,當然不懂做生意,還需要老哥帶帶我。”
果然,紀中赫聽到這話算是開心了點。
“等廁所的水泥乾了後,就可以開業了。”麥子善站起來,伸了個懶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