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麥子善根本不認識你,當初爽約音樂家是我們不對,事後我也一再道歉了,你們也加入黑名單了,為什麼還要這樣?”
林新月強忍著怒氣。
“我再強調一遍,我發的這篇文章,是基於深度研究,而不是尋私仇,你怎麼總認為我公報私仇呢?”付光宇一副無辜的表情。
“我對麥子善的評論有哪些不對嗎?他的絕大部分的歌,都是很‘大聲’,我所批評的不是麥子善,而是麥子善所唱的這種沒有內核的‘大聲音樂’。”
林新月感覺自己是在對牛彈琴,這家夥死不承認。
至於她為什麼非要在乎音樂家的評論。
這和麥子善的新專輯有關係,就在昨天,陳坤已經把所有錄製好的母帶交給她。
專輯已經蓄勢待發。
但對於一張專輯而言,最重要的是宣發渠道,也就是各大音樂平台。
例如各種音樂app的推薦位,包括但不限於網抑雲,q平台。
媒體轉發,網絡報道,安排路演,歌迷見麵會。
這些過程,凡是涉及到需要和平台對接的。
平台的人都會參考音樂家這樣的評論雜誌,來決定給這個歌手多少資源。
所以,這種評論雜誌其實是手握利刃。
林新月看著正在大快朵頤的付光宇,冷冷地說道:“一個人成為不了藝術家,就會成為批評家。”
付光宇正在吃飯的嘴停了下來,麵色不悅。
“不是說伱引用了一下福樓拜,就意味著你比我正確,我發現你們行業的人都愛搞這一套,看不起我們搞評論的。”
“實際上,要是沒我們這些搞評論的,觀眾怎麼會對你們有興趣?”
林新月拿起她的小包包,“你慢慢吃吧,我先走了。”
付光宇鼻子裡冷哼一聲。
林新月出包廂前,又扭頭看向他,冷冷地說道:“那篇文章根本不是你寫的,你不過是個幫人叫囂的狗。”
付光宇麵色一滯。
緊接著,林新月快步走出房間。
走到飯店的前台,揮手示意服務員。
“503號包廂,再點幾道菜。”
服務員拿來一張菜單,林新月瞄準最貴的,猛的畫了好幾個勾子。
接著揚長而去。
……
麥子善又回到了城市裡,洗了個澡,把這幾天的勞累全部衝掉。
然後又原地做了二十個俯臥撐。
畢竟抽獎係統不給力了,還是要靠自己。
做完,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叫個外賣,看著電影。
他打開手機逗音賬號,數不清的小紅點。
相當一部分都是催他趕緊開業。
麥子善看到這些紅點,心裡自然高興。
他快速編輯了一條短信。
“明天晚上八點,準時營業!鹽業俱樂部全麵升級!大家可以乘坐地鐵,在距離最近的地鐵口下車,我們安排大巴車接送!”
編輯,發送,一口氣完成。
至於音樂家的評論文章。
隻是影響了他一小會的心情。
整個文章在他看來,壓根不值得反駁。
搖滾從來不是試圖用聲音大去掩飾什麼。
而是肆意迸發的情感,需要用更誇張的演唱方式。
因果完全搞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