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毀約_佛爺棍下不留生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佛爺棍下不留生 > 第四百六十八章 毀約

第四百六十八章 毀約(1 / 2)

佛爺棍下不留生!

降龍缽光品階太低,對燭龍王的壓製效果一般,隻令他的氣血運轉有些不暢,但龍族克星作為五品獨一型靈能,卻實實在在地對他產生了威脅。

尤其是在徐勝背後浮現的童子虛影,明明位格低於“燭龍”,卻令燭龍王萌發一種遇到天敵的悸動,血脈為之顫栗,而對方看起來童真純淨的臉龐,在他眼中更是宛若神魔一般的可怖。

不過身為一方巨擘,燭龍王又豈會被不安情緒嚇倒,他深信在正麵對抗中,世上絕無人能攻破他的閉目靈能,當即凝神靜氣,暗運靈能準備臨機應變。

這時,就見徐勝周身逐一浮現八部天龍眾的虛影,並一一融入乾坤圈中,伴隨著海量的精氣和真氣,霎時光芒直衝雲霄,有若朗日普照驅散雲層。

“諸法天龍供人尊!”

此招乃是道虛自創,並不在《天龍法體》的原文記載中,以徐勝的武道天賦和天龍法體的圓滿境界,在向方丈請教後便輕鬆習得。

隨著徐勝向前一推,乾坤圈急速旋轉,產生龍卷風般狂嘯的氣流怒衝而出,雄渾浩蕩的氣血幾乎凝成實質,化作一條長長的尾巴,連空間都被絞碎,留下一閃而逝的裂痕。

燭龍王臉色驟變,隱約間仿佛看到了自己被大號金鐲子打得吐血的未來畫麵,再也維持不住穩若磐石的姿態,背後龍瞳虛影突然睜開,一道開天辟地的極光貫射而出。

燭龍開眼天地晝!

無堅不摧的極光洞穿一切,乾坤圈引發的罡氣風暴被瞬間撕開,凝成實質的氣血也沒能阻滯分毫,便連乾坤圈也抵擋不住,在極光照耀下分崩離析,化作粒子消散——

同時還有七個乾坤圈分化而出,各自帶著一道八部天龍眾的虛影,從不同方向襲向燭龍王。

徐勝飛身閃躲,仍被極光擦到胳膊,天龍法體完全沒有起到保護的作用,被擦到的部分憑空消失不見,證明對方的“無堅不摧”並非虛言誇大。

他沒有在意身上的這點傷勢,凝睛看去,就見燭龍王正手忙腳亂地應對七輪乾坤圈的圍攻,其背後首次完整地浮現出“龍神?燭龍”的虛影。

“燭龍”有兩隻眼,故而可以一隻眼閉合,一隻眼睜開,但隻有在雙眼同時閉合的情況下,才能形成天衣無縫的黑球狀防守,單眼閉合隻能產生防守一個麵的黑幕屏障。

燭龍王無法僅憑靈能擋下全部的乾坤圈,不得已隻能出招防禦,但他剛召喚出一柄血紅色的骨刀,並施展出精妙的刀法,就在與乾坤圈碰撞的瞬間被擊成粉碎——乾坤圈擁有破壞法寶的特性。

燭龍王急忙棄刀用掌,連續震開兩個乾坤圈,又以靈能“燭龍閉眼”擋下三個,但最後剩下的兩個倉促見再難抵擋,紮紮實實擊在他的後背。

“吼!”

伴隨一聲驚天龍吟,狂暴氣勁橫掃四方,觀戰者被迫再退三十丈,隱約間可以看到一條雷霆之龍騰升,一尾巴將所有乾坤圈蕩開,每一次碰撞都會發出劇烈的轟鳴聲,天雄峰再也承受不住連環的摧殘,轟然崩塌。

激揚的塵土中,燭龍王緩緩升起,儘管挨了兩下乾坤圈,但他身上沒有半點受傷的跡象,不知是完全抵擋住了衝擊,還是受傷後迅速恢複痊愈,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他現在正處於極度震怒。

隻見燭龍王部分靈格具現化,頭生雙角,雙眼赤紅如血,眼神凶惡宛若地獄魔神,散溢的氣息使得周遭的塵土擺脫了重力的影響,跟著他一起懸浮在空中,強烈的龍威迫使觀戰的四品靈修再退三十丈,如此才能緩解幾乎窒息的精神壓迫。

徐勝絲毫不受影響,甚至就像沒看到對方的憤怒表情,繼續挑釁道“教主,三招未過,你失約了。”

“哈,哈哈,哈哈哈……”

怒極反笑,燭龍王知道此刻自己無論說什麼都沒有意義,唯有以壓倒性的實力完敗俠僧才能挽回些許顏麵,當即伸手向前一抓。

刹那間,五色雷霆從虛空中生出,凝成一條條狂舞銀蛇,閃耀著攝人心魄的光芒,奪儘天地之色,挾裹著浩浩蕩蕩之勢,向著徐勝圍剿過去。

無處閃避,四周已然化作雷電的牢籠,徐勝深吸一口氣,同時召喚出闡提戒刀與天叢雲劍,左刀右劍齊舞斬出,這一刀一劍可謂妙至毫巔,窮儘變化。

一刀之中,似有單刀,彎刀,柳葉刀,環首刀等,一劍之中,亦有重劍,軟劍,厚格劍,薄格劍等,刀劍齊斬,恍若成百上千種兵器同時斬出,爆發出更勝電光的鋒芒。

刀罡劍氣交織成網,竟生生擋住了漫天雷霆的圍攻,徐勝的身影已經徹底被電光所吞噬,再也看不清,但一刀一劍引發的鋒芒始終未滅,如羽蝶翩翩,繞著身體舞動,將雷霆阻擋在身外三尺。

“劍斬雷霆!沒想到世上真有人能純以武道對抗靈能術法,雖說早就聽聞俠僧是百年難得一見的武道奇才,可奇到這種地步,仍超出老夫的預料。”

駱騏驥嘖嘖稱奇,轉頭對釋鯤鵬、參商真人道“必要之時,還是出手救一下人吧,暴怒中的天龍教主,憑老夫一人怕是難以擋住。”


最新小说: 雪中:汙蔑當天,反手編輯北涼王! 敗犬聖女,把頭發盤起來! 被全家吸血後,我在古代開掛種田 我靠煉器煉丹在修仙文裡C位出道 越界,於清醒中沉淪 末世種田:全家重生在廢土 三角洲行動:大紅物品集體變異 綜影視:昭昭姒蘭 渣雌死遁五年回歸,黑化父子愛慘 徐氏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