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徐後傳!
果然如徐妙儀所料的那樣,毛驤不僅查出了東宮在外麵傳謠,同時還查出鄧銘在陷害王音奴之前屢屢進出東宮,呂側妃有挑唆的嫌疑。
呂側妃是東宮實際的女主人,毛驤不敢擅動,將兩件事都給報給了洪武帝,請皇上決定是否繼續查下去。
洪武帝癡癡的看著搖籃裡熟睡的男嬰,似乎沒聽見毛驤的話,枯槁的右手虛浮在嬰兒麵頰上方,既像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和毛驤說道“你看看他的額頭,像不像朕的皇後?”
重孫朱文奎是馬氏和朱允炆的兒子,朱馬兩家的血脈得以相連,洪武帝隻要得空,便要奶娘將朱文奎抱來看著。
嬰兒都是白胖粉糯的一團,那裡看出的像慈眉善目的馬皇後?
毛驤知道洪武帝定是思戀馬皇後了,說道“是,很像皇後娘娘。”
這時男嬰在繈褓裡裡掙了掙,麵色潮紅,似乎做夢了,洪武帝輕輕晃動搖籃,唱著鳳陽鄉下的曲調,哄重孫入睡。
等男嬰平靜下來繼續酣睡,毛驤又將東宮的異動稟告給了洪武帝。
洪武帝幾乎眼睛都不眨的看著男嬰,說道“把傳謠的那些人砍了,以儆效尤,厚賜燕王府,以澄清謠言。朕知道四郎這次受了委屈,不過東宮就是東宮,四郎是個懂事的,他知道該怎麼做。”
毛驤應下,“是。”
還沒走幾步,洪武帝問道“三郎的腿怎麼樣了?”
毛驤說道“鳳陽那邊的太醫說左腿腿骨碎裂,又拖延治療,恐怕一輩子都要杵著拐,終身殘疾。”
洪武帝一怔,而後喃喃道“瘸的好啊,免得他到處亂跑。三郎從不惹事,我以為他是個省心的,沒想到他不鳴則已,一鳴想要朕的龍椅,朕上輩子定是欠他的。”
毛驤見洪武帝傷心難過,將剩下的話咽了下去太醫說晉王拒絕服藥,一心求死,傷口都開始腐爛生蛆了,恐怕難以熬過這個春天……
半個月後,被奪位圈禁的庶人朱棡在鳳陽病逝。
洪武十四年的春天,似乎老天爺和經受喪妻、喪子、被親兒子背叛的洪武帝一樣的悲傷,總是在下雨,江南遭遇水災。
洪武帝派了剛剛病愈的太子下江南賑災,一個月後洪水褪去,江南開始補種莊稼,太子返回京城,再次病倒!
而這一次,太子染上了可怕的瘟疫!
東宮到處都是石灰刺鼻的氣味,朱允熥等皇孫都挪出東宮,搬到了其他宮殿,唯有皇長孫朱允炆堅持留在東宮,親自照顧父親,以儘孝道。
朱允熥也要守在父親身邊,被哥哥朱允炆攔住了,“父親染的是瘟疫,你年紀還小,身體不如我的。何況小姨回來了,她為了你發誓終身不嫁,此生榮辱都係在你身上,你若出事,小姨豈不痛不欲生?”
朱允炆深知弟弟和常槿情同母子,父親不喜太子妃,對弟弟一直淡淡的,所以在朱允熥看來,他和常槿的母子情分早就超過了對太子的父子之情。
呂側妃總是說常槿是朱允炆的軟肋,其實常槿又何嘗不是朱允熥的軟肋!
為了小姨常槿,朱允熥便不再堅持照料得了瘟疫的父親,被大哥朱允炆輕而易舉的占據了孝道的優勢。
沒有人覺得年紀尚幼的朱允熥不孝,而是人人都覺得朱允炆最孝順。就連洪武帝都是如此認為。
然而朱允炆冒著生命危險的悉心照料並沒有挽回父親的生命。
初夏,東宮敲響了雲板,太子朱標去世。
國儲動搖,朝野震驚!
太子的喪事由宗人府辦理,洪武帝已經年老,朝野現在最關心的是趕緊立新的國儲!
大朝會上,文武百官都穿著喪服,神情悲傷,但是言語間刀來劍往,互不相讓,場麵已經吵的白熱化,就差挽起袖子動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