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尊茫途!
就在封修冥對封隱修和封林居一頓訓練的同時,天資帝國正在和君天,星燦,星輝,神威四國開戰。
神威帝國已經增兵到了六萬。
星燦王朝增兵到十一萬。
星輝王朝增兵到了十三萬。
君天帝朝增兵到了八萬。
然而,天資帝國竟然直接增兵共三十萬,其中北疆十二萬,東疆十八萬。
相比之下,北線僅需要防禦君天一國,相對輕鬆;然而,東線卻要防禦三個國家,所以,本次戰役的重點就在東線,東線的存亡事關整個戰事的勝負。
本來,天銘帝是抱著“傷亡六成也要打下來”的心態來準備的這次戰爭。
也很顯然,天資帝國全國上下也是將這次戰爭高度重視。
也許皇族們是知道上一次戰爭為何會輸,但是百姓們不知道啊,他們隻知道上一次的失敗和一係列不平等條約使天資帝國受到了恥辱,這妥妥的是一個“國恥”。
為了“雪恥”,全國上下的百姓們可都是在超負荷運轉,他們其實心裡也有些恐懼,對戰爭的恐懼,更是對失敗的恐懼。
畢竟他們嘗過一次失敗的苦頭。
天資帝國本來國土在七國中就不算大,又在這塊大陸的邊角也就是西南方,大陸最南邊的最西邊,兩麵環海——起碼就目前而言,文明的航海技術不怎麼樣,沒有發現其它大陸,所以“天資帝國地勢最不利”就成了大陸人民的共識。
從戰備部署就可以看出,天銘帝對此戰的重視,就連鎮北王都親自上陣了。
就在幾國互相對峙了幾天後,大戰在神威帝國的率先攻擊下打響了。
很顯然,這一戰,神威,星燦,星輝,君天四國是低估了天資帝國的實力,這也導致了他們的將領一上場就出動大規模的軍隊,想要與天資帝國打“人海戰術”,並且四國同時進攻,讓天資帝國陷入“兩線作戰”的不利境地,隻要一線崩潰,裡應外合,天資帝國的邊疆防禦就會徹底崩潰。
那四國的各個將領將四軍合並,開了幾乎一天的會議,最終決定下來的戰鬥方案如下
星燦,星輝兩國主攻天資東疆,將主戰場定在了東疆中部。
神威帝國分出一部分兵力趁天子帝國忙於應對星燦,星輝兩國之時,從天資東疆上部進攻,打個措手不及。
君天的全部兵力,神威的大部分兵力一同進攻北疆,務必要趕在天資回防時攻破北疆。
戰鬥計劃指定完畢,第二天,進攻就開始了。
然後,戰鬥的過程卻令所有人感到了意外。
負責天資帝國北疆和東疆防禦的軍隊根本沒有合並,將領們隻見過一麵,僅指定了一個計劃
各自守好各自的防線,切斷北疆和東疆的聯絡,好讓雙方安心作戰。
這項所謂的“計劃”製定完後,各個將領都去備戰去了,再無聯絡。
而第二天,神威帝國的偷襲好像進攻早了,竟然趕在了星燦,星輝之前進攻了天資北疆的上部。
然後,這兩萬人就碰到了天資帝國的三萬人。
這場仗本來人數懸殊不大,但不知為何,這一次天資帝國的軍隊卻異常地勇猛,剛一接觸,就打得神威軍隊潰不成軍。
天資帝國的將士們愣了,他們沒想到對方這麼弱。
神威帝國的將士們也懵了,他們沒想到對方這麼能打。
然後,神威帝國的兩萬人在損失三千六百人的情況下,軍心潰散,直接敗逃了。
而天資帝國竟隻損失了九百八十人。
因為神威帝國的提前行動,星燦,星輝兩國的統帥很是頭疼,但沒辦法,也隻能發動進攻。
這一次,天資帝國的東疆早已回過精力,專心防守一方。
然後,星燦,星輝兩國共計十九萬人在天資東疆的中上部一帶碰到了天子帝國的十二萬人。
這場仗可以說兵力十分懸殊了。
可誰知,天資帝國的觀察能力太強了,在距離星燦,星輝兩軍還有百裡時,天資帝國的偵查士兵就發現了敵情。
天資軍隊就這樣埋伏了他們一手,先是箭雨消耗,再是騎兵衝鋒,最後重甲防禦,一眾士兵直接朝著還有些懵的星輝,星燦兩軍殺去。
這一戰,因為士兵差距有些大了,導致雖然天資軍隊在前麵做了那麼多的鋪墊,但是戰事還是基本持平的一個狀態,雙方都僵持了起來。
而這時,在附近的天資軍隊也趕忙前來支援,這陸陸續續到來的兩三萬軍隊從不同的方向入場,衝散了星燦星輝兩軍的陣型。
經過了大半天的戰鬥,星燦,星輝共傷亡八萬人,敗逃。
天資軍隊也付出了約五點三萬人的傷亡。
說完東疆戰事,再來讓我們放眼北疆。
還是因為神威帝國的提前行動,君天帝朝也隻能排出七萬人和剩下的四萬神威軍隊一起進攻天資北疆。
君天帝朝還留了個心眼,分出了兩萬人,組成許多小隊分頭開進天資北疆。
然後,他們剛越過邊境線,斬殺了幾名邊疆巡邏的士兵,距離他們僅三公裡的三萬天資軍隊就發現了他們,並迅速朝他們移動過去。
君天軍隊的統帥正騎著馬帶領軍隊前進。
他問道身旁的副官“為什麼我總是聽到不遠處傳來馬蹄聲?”
那名副官趕忙說道“末將這就派人去查看!”
不一會兒,一支十二人的偵查隊就出動了。
過了一會兒,那隊偵察隊趕回來報告道“將軍,我們發現天資的軍隊正在我軍後方約三四公裡的位置加速向我們趕來!”
“哦?”那名統帥問道,“敵軍有多少人馬?”
“大概兩三萬的樣子。”
“哼,區區兩三萬人就敢來進攻我們九萬大軍,傳令下去,全軍布置埋伏!”
“遵令!”
九萬人對四萬人,當然不能慫。
君天,神威兩軍還想著埋伏天資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