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國的國花是菊花,同時也是皇室的家族徽章,代表了島國人對美的追求。
就連那本由米國人著寫的,有名的島國人類學研究——《菊與刀》,也用了菊花來作為島國的象征。
但民眾最認可的其實是櫻花。
櫻花代表的是夢幻、浪漫、希望。
還有,愛情。
在學生間有一個關於櫻花的傳統,也可以說是玄學。
——在櫻花樹下告白成功率會提高。
雖然大家都知道是假的,隻是換個地點不會讓你在喜歡的男生女生眼中好感提升,但至少盛開的櫻花樹還是蠻漂亮的不是嗎?
雖然櫻花在島國還同時有另一個說法就是了——傳說櫻花之所以如此爛漫,是因為櫻花樹下埋著屍骨,埋葬得越多,花開時便愈加燦爛。
這是一個在社會邁入現代化之前就已經傳播廣泛的獵奇傳言。
也可以稱之為民間傳說。
一般來說,普通人麵對這類傳聞,即使不信,也該敬而遠之吧。
但島國學生卻是在明知櫻花樹和屍骨有關的情況下,依然形成了在櫻花樹下告白的傳統。
以一種令人疑惑的方式,將愛情和死亡聯係在一起。
這是否印證著,他們生命本質中的消極主義呢。
那些年輕人是意識到了。
如果說結婚是邁入一座墳墓,那麼告白就是將死之人在給自己買墓碑的行為。
自古以來,相愛之人維持感情善終的例子並不多見。
很多到了中途,就開始互相厭惡。
度過了厭惡階段的情侶,不會變得更加恩愛,最多隻是維持現狀。
而占統計大多數的,沒有度過的那些,結局可想而知。
所以說,愛情這種東西,其實是一眼望得到頭的,沒有人能維持那麼久,這種東西十年左右就會消耗殆儘。在那之後還要繼續在一起的原因,已經不是出於戀情了。
是的,神樂光是屬於不相信‘永恒的愛’的那類人,但隱藏的完美主義,卻讓他對經久不衰的東西有所追求。
而且他堅信自己不是什麼幸運兒,白頭偕老一始而終這樣的童話故事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愛情是易碎的,根本和他格格不入。
從重生之前,神樂光就抱有這種想法——反正遲早要分開,那不如從一開始就不要在一起。
直說了吧,他以前其實是‘拒絕戀愛’信徒,是單身主義的忠實擁護者。
戀愛?女人?統統不需要。
在消費主義主導的社會,這些都會排在金錢之下,錢可以買到的快樂遠比以上這兩樣東西要多得多。
況且,戀愛這種事情本就是快樂和痛苦對半分,得到痛苦回憶的可能性非常高,是低回報高風險的典型案例。
可是當他重生,得到讀心能力,擁有了隨時可以創造財富的能力之後,神樂光才意識到,自己可能並非對金錢有多麼熱衷,對財富的渴求大概是出於環境的一種危機意識而已。
然而重生之後帶來的金手指,令他不再需要抱持此類煩惱,未來他注定有源源不斷的生財方法。
一旦物質需求被滿足,人的本能目標就自然開始邁向下一步,精神需求。
破除了他單身宣言的人,是綾小路千代。
小學期間相遇,中學期間交往,到目前為止都在熱戀階段。
即便是因車禍丟失三年記憶,從女友的態度也足以看出,在這三年裡他們的感情完全沒有分毫的減弱。
簡直是再理想不過的結果。
大概就是因為太過得意忘形,才讓他遺忘了,代表愛情的櫻花樹下也埋葬著屍骨這一事實。
美好的事情背後,是更多的不美好,人們總是認識不到這一點,不吸取教訓,盲目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