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凱爾斯和布萊恩一愣,紛紛望向陳宇,等待陳宇給出解釋。
陳宇道:“我們需要肖恩的協防,為德克擦屁股。”
“一對一的情況下,羅恩是頂級的防守人,但他的協防比較差。”
“他的進攻手段有限,他有三分,肖恩也有,他的中投更好一些,但肖恩的切入更有威脅。”
“而且他的籃板不夠好,肖恩搶籃板的能力更好。”
“所以綜合考慮下來,還是肖恩更適合我們。”
球員各有特點,但最重要的永遠是適合自己的。
阿泰斯特有自己的優勢,但更適合太陽的一定是馬裡昂。
在國王和步行者,阿泰斯特是球隊核心的打法,他要有球在手才行。
但在太陽,他不會有這個待遇。
所以馬裡昂這種受助攻型的球員明顯更適合一些。
“至於本德爾,他很有天賦,如果你們真的想要他,等明年夏天他合同到期了,再設法得到他就是了。”
“好了,這就是我的意見。”
陳宇說完,注意力還是回到手提電腦上。
電腦屏幕上,反複的播放著諾維茨基的測試視頻。
這一個月,陳宇的團隊,可以說是把諾維茨基研究透了。
他的問題很明確,背身技術不夠出色。
他可以用速度,然後麵框突破的方式懲罰那些移動緩慢的內線。
可是如果遇到頂級的防守者,他的優勢不在,而被迫轉入背身之後,他的技術又不夠優秀。
特彆是當對手再進行協防包夾的時候,他更沒有破解和處理球的方式。
而這個問題總結下來,就是他麵對普通對手,可以予取予求,輕而易舉打出巨星的水準,但是一旦麵對鄧肯,加內特這樣的頂級防守者,或者整體防守出色的球隊,就很難打出巨星水準。
所以才會被人貼上打不了高端局,關鍵比賽容易拉胯的標簽。
問題確認了,接下來就是如何解決。
破包夾的方法好辦,就是分球。
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隊友呢。
太陽的外線和空切還是很有威脅的,練一練分球,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陳宇這邊也有大量的訓練手段可以進行模擬,幫助他訓練分球能力。
關鍵是如何提升他的進攻技巧。
這個問題,陳宇的團隊已經討論很久了。
現在諾維茨基的主要進攻手段就是投,各種方式的投,各種位置的投。
很依賴隊友的傳球。
之前有納什,現在有哈達威,所以問題並不大。
而當沒有機會,落入單打之後,他隻能選擇用靈活和速度懲罰對手,蹭進去得分。
他需要一種穩定的方式,在單打或者背身的情況下得分。
尼爾森他們討論來討論去,給出的建議就是背轉身跳投。
這是靈活內線的球員的版本答案。
加內特是,姚銘也是。
尤其是加內特。
他體重不夠,這賦予了他小前鋒一樣的靈活性,指望他像奧尼爾那樣靠打推進到籃下,各種勾手,靠低位腳步的二中鋒打法並不現實。
所以他選擇了投。
各種三威脅之後的投,各種掩護之後的投籃,還有背身之後左右虛晃之後的翻身跳投。
很難防。
所以有這個成功案例在,諾維茨基完全可以複刻。
一開始陳宇也支持這種建議,但想來想去還是覺得不好。
或者說,不符合諾維茨基的打法特點。
加內特技術更全麵,而諾維茨基則是投的更純粹一些。
所以還是應該把改進方向放在發揮諾維茨基優勢上。
彌補缺陷,加強優勢。
能在nba立足,並且打出名堂的球星,核心都是在努力創造彆人所沒有的優勢。
而諾維茨基的優勢是什麼。
是靈活,是柔和的手感,是出色的身體協調和平衡性。
翻身跳投可以發揮他的這些天賦,但陳宇覺得有些繁瑣了。
不過調整改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一個賽季能完成調整就已經很快了。
所以可以先嘗試一下。
會議沒討論出個所以然,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