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趁著比賽空隙,陳宇就開始給諾維茨基安排背轉身跳投的訓練。
從慣用手,從向左和向右轉身的速率不同入手,一點點調整和訓練。
這等於是額外的訓練,所以陳宇還必須在每一次訓練之後,幫諾維茨基按摩身體,恢複他的身體,保持他的比賽狀態。
同時,能用的訓練效果陳宇也都用上了。
這次諾維茨基的調整提升,太陽可是付了錢的。
收費也不低,足足有兩百萬美金。
而且就是不衝錢,做為球隊小老板,陳宇也必須儘心儘力。
時間就這麼來到了十二月。
“德克,休息一下。”
訓練中心,陳宇叫停了諾維茨基。
“這樣不行。”
陳宇轉頭對尼爾森道。
經過近一個月的特訓,諾維茨基的背轉身跳投命中率還是隻有百分之三十五以下。
這種命中率,根本不夠當成一種常規武器來使用。
尼爾森知道陳宇的意思,想了想道:“陳,你會不會有些急躁了,畢竟我們才開始訓練,沒有球員可以隻用一個月,就能開發出穩定的投籃方式。”
能用一個賽季練出來的都算是天才了。
陳宇還是搖頭。
這一個月時間是很短,但是自己在諾維茨基身上沒少用係統的訓練效果,再加上定製的訓練方式,各種設備的輔助,這一個月的訓練效果,頂得上普通半年的訓練效果。
半年才練成這樣,那就是有問題的。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德克的投籃弧線很高,你看數據。”
陳宇從電腦調出一些數據。
“特彆是他的罰球,出手角度一直在47到48度之間,這個出手點很高。”
正常內線球員因為身高,出手弧線會高,但不會高到這種程度。
“這是他的出手特點,然後我還注意到,他的罰球命中率非常高,就以上個賽季的數據看,他投出了百分之87.3的罰球命中率,在內線球員中,他是全聯盟第二高的。”
這個命中率排在全聯盟第11。
前麵一水的後衛。
唯一超過諾維茨基的是步行者的奧斯汀·克羅希爾。
但克洛希爾才罰了256次,而諾維茨基這個數字是708次。
那麼諾維茨基的罰球命中率含金量明顯更高。
“而在他的中投時,他的出手角度也很高,以他的身高,完全沒必要這樣去出手,所以我挺好奇的。”
說到這兒,陳宇把諾維茨基叫了過來,問他為什麼出手弧線這麼高。
問起這個,諾維茨基臉上突然浮現出一絲微笑,然後說了一個名字,他用老師這個單詞來形容對方。
他叫霍爾格·格希維德納。
“哦,仔細說說。”
陳宇追問了一句,聽諾維茨基言語,他對這個霍爾格·格希維德納似乎很推崇。
原來諾維茨基從小是打網球的,但是和很多球員一樣,身高猛躥的他不得已走上了籃球之路。
16歲,他在當地一家乙級籃球隊djk維爾茨堡打球。
也是在那一年,他遇到了球隊的助教霍爾格·格希維德納。
“霍爾格先生很有名,他甚至於單場拿到過102分!”提起霍爾格,諾維茨基滿眼放光,自豪的介紹著自己這位老師的生平。
聽他的描述,這位霍爾格還真不一般。
霍爾格有一個老師,叫西奧·克勞森,他是一名戰俘,二戰時被送往美國春田,在那裡,他受到了詹姆斯·奈史密斯這位籃球運動發明者的熏陶,50年代返回德國之後,第一個把把這項運動帶到了德國。
後來克勞斯成為一名老師,就在霍爾格上學的中學任教,他教出了霍爾格。
17歲的霍爾格就拿到了單場102分的不可思議壯舉,後來成長為德國男籃的明星球員。
也就是他,一手發掘了諾維茨基。
並用獨特的訓練方式,把諾維茨基培養成了一個高個射手。
真的很獨特。
他不讓諾維茨基進行力量訓練,而是練劃艇,訓練全身協調性,讓他聽著爵士音樂練運球,用練習擊劍來訓練腳步,還學習跳舞,而投籃訓練中,更是各種原地轉圈,單腳站立,訓練他的出手穩定性和協調性。
而諾維茨基的出手點,就是他通過建模,分析出來的,保持在47.5度。
因為他還喜歡數學和物理。
聽完諾維茨基的介紹,陳宇突然對這個霍爾格來了興趣。
他的一些訓練理念,真的和陳宇特意組建的瘋狂頭腦團隊有些異曲同工之妙。
陳宇特意組建了一個團隊,就讓他們頭腦風暴,創造各種稀奇古怪的訓練方式。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