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國有召,召必去!_朱由檢周皇後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朱由檢周皇後 > 第38章 國有召,召必去!

第38章 國有召,召必去!(2 / 2)

連江南腹地也開始有朱由檢派去的官員開始積極宣傳動員起來。

“諸位,本官是禮部左侍郎李明睿,陛下特派本官來此南京國子監宣諭動員詔書的,這是報紙,記載了這數月來建奴入關後是如何圈占我大明疆土,奴我漢家百姓的,無論是誰皆可令其自看,現在我宣讀陛下戰爭動員詔書,無論是誰,但凡不欲做胡人奴的我漢家兒郎當棄筆從戎!以捍衛我漢家河山,陛下有言,此戰非為朕朱家而戰,此戰是為煌煌華夏而戰!”

李明睿說著就開始宣讀詔書起來。

宣讀完詔書後,李明睿有拿出捐款箱出來“這是捐款箱,為這場護衛我華夏的捐款,若有願讓我大明皇帝陛下打贏建奴、護住江南者,但請捐銀助軍!”

這時候,一名士子走了出來,朝李明睿一拱手“學生鄭森!願從軍衛國!”

說著,這名叫鄭森的士子就對自己的仆人說道“把銀子全部拿出來,放進捐款箱裡!”

“學生顧炎武,亦願從軍衛國!”

此時,又有一名士子走了過來,將身上的錢袋取了下來,並全部放入了捐款箱裡。

一時間,頗多士民前來捐款資軍。

雖然大多為普通士子與平民,大官紳和權貴比較少見,但李明睿見此抱拳相謝“看來我漢家兒郎尚有血性!我大明江山必不亡於區區韃虜之手!”

猶如李明睿所言,雖然曆史上投清的漢奸不少,但也的確不是沒有血性的漢家兒郎。

不僅僅是捐款,因朱由檢的一紙招兵詔書,雖然打動不了大官紳與權貴,但也的確吸引了不少仁人誌士來淮安投軍。

寧波。

“孩兒拜彆父親,國有召,兒必去,往父親大人諒解!”

曆史上矢誌不渝抗清達數十年的張煌言跪在自己父親重重磕了個頭,然後轉身而去。

江陰。

“漢室有難,吾等怎能偷生,諸位朋友勿勸,閻某自認有些知兵之能,豈能不去淮安?再見!”

曆史上死守江陰的閻應元也朝眾人拱了拱手,然後登舟而去。

鬆江。

“國家養士百年,皆在今日,吾等當效王命,為國而死!”

曆史上抗清數年的陳一龍也招募起義師,帶家產數萬往淮安而來。

一時,運河上皆是北上之人。

……

“甚好,天下還是有不少忠義之士的。”

朱由檢站在淮安城樓上看著連綿數十裡的舟船頗為感慨地說了一句,然後問著周遇吉“現在我近衛軍已經練兵多少?”

“回陛下,已練兵有三萬餘,其中裝備燧發槍的戰兵有一萬,裝備鳥銃的戰兵有兩萬,騎兵三千。”

周遇吉回道。

接著,朱由檢又問著張鳳翔“目前新招兵源有多少?”

“回陛下,自戰爭動員令和征兵詔書昭告天下後,目前已有八萬餘青壯來淮安投軍,而且每天還以兩三百人的數字增加著。”

張鳳翔回道。

朱由檢點了點頭“這次建奴南下帶來了十萬兵馬,我們的兵源是夠的,但真正能戰的戰兵精銳還不算多,得抓緊訓練,但也不必過於著急,寧缺毋濫,尤其是戰兵一定要身體素質與家世考核都要過關,當然如果家世考核過關但身體素質不行或在戰兵訓練中被淘汰的也不要讓其回鄉,可以編為工程兵和輔兵或者守兵,實在不行可轉為負責民事工作,負責構造防禦工事和組織民眾以及承擔預備功能,已經訓練完成的近衛軍可以派一部分去河南支援滅虜軍,以朕看,與建奴決戰的第一戰場應該是在河南,現在我們商量一下派哪支軍隊去。”

“遵旨!”

周遇吉和張鳳翔回了一句。

作者題外話這一日,帝偶遇一宮女,見其貌美,頗為心動,一時覺得與其聊一聊(撩一撩)。帝問你叫什麼?宮女曰竇美儀帝點頭,心想曆史上李自成入紫禁城後被李自成收了納為妃的,如今倒是還在朕自己手裡接著,帝又問你喜歡做飯嗎?答喜歡!帝接著問喜歡花嗎?答喜歡!帝繼續問喜歡孩子嗎?宮女竇美儀羞澀地低下頭,撚了撚衣腳喜歡,不過,陛下您還是要謹慎點,婢女是皇後娘娘身邊的人,您還是給皇後娘娘說說比較好。帝一時不解……


最新小说: 1800年之龍騰四海 嬌氣小啞巴下鄉後被糙漢寵上天 龍珠:最強破壞神,我選布爾瑪 小透明在六零有彈幕護體 抗戰:從潰兵到兵王 詭秘:星軌交織的夜 穿成惡雌,五個獸夫跪求我彆走 逆伐高武 後悔藥 霸帝皇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