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武從當流民開始!
張棄回首,一個兩鬢已然風霜的老者站在身後,出神的佇立,體內氣息澎湃,艱難壓下內心洶湧後,朝自己探討起了詩理。
讚歎、欣賞、愛護的情感,寫滿在矍鑠老者的言語和目光中。
剛開始張棄還能招架,隨著對方越來越興奮,他也逐漸無力回應。
杜工部一番思忖,對村正問道“榆林村附近可有名叫岱宗的高山?”
岱宗?岱宗是我前世的名山啊,村正能知道那就有鬼了。
張棄一拱手,欠身離開,“杜大人失陪了,我還有要事,他日有空再登門拜訪。”
……
命運冥冥之中如此離奇,一篇來自前世的詩文結下了善緣,竟然救了自己一命。
張棄暗暗感歎,收回思緒,朝對方施了一禮。
麵對杜陵的詰問,張棄回道“杜大人誤會了,如此世道活下來就很不容易了,一直尋找不到合適的時間上門拜訪。”
聽到這番話,杜陵認真看了張棄上下,身上衣衫雖說不至於衣不蔽體卻也不甚雅觀。
亂作一團的頭發、破舊的衣衫在無聲的訴說著張棄這一個月來的顛沛流離。
以及方才命懸一線的危機,杜陵心頭歎了口氣,不再追問張棄的失約。
杜陵沉吟,話鋒一轉,道“張小友,一路風塵仆仆,不妨梳洗一番。”
隻見杜陵伸手一招,袖口一枚紋章流光溢彩,口中輕吒、念了個聲節。
流光紋章應聲落地,仔細看五光十色中有無數文字跳動,冥冥按照規律排列、壯大。
儒氣光團壯大到等身高,須臾,凝實為一個書童小生。
杜陵隨口吩咐道“阿童,你帶張小友去梳洗更衣。”
唇紅齒白、皮膚白皙與十歲的幼童無異,應承後便道“公子,且隨我來。”
見到對方這隨手變幻出一位仆役出來的手段,張棄心頭一驚“煉氣士?”
“這是我輩儒生手段,一口浩然正氣的運用也是奧秘非凡。”杜陵帶有幾分驕傲,對張棄說道“張小友熟讀聖人書後,悟出儒心也能有此手段。”
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將聖賢書讀透,就會明白大道理。
悟透的聖賢道理多了,天資卓越的讀書人便會悟出儒心。
可以說,儒修之道皆在聖賢書中。
“杜大人,讀書便可修行嗎?”
“是這般道理,聖賢書皆是天綱倫理隻要能夠悟透聖賢書,順應天理就會獲得文氣垂青。”
杜陵嘴角含笑,眼角彎成柳葉狀,滿是笑意的看著張棄。
他知道這番手段吸引住了張棄,是的,杜陵動了收張棄為子弟的心思。
張棄還想再細問,杜陵卻是笑嗬嗬搖頭,先出聲道“你先去梳洗一番,回來再慢慢討論。”
杜陵看了看自己居住的農家宅院,榆林村地處僻遠,否則以滄驪大儒的身份拜師禮的規格應當極為隆重。
杜陵心中還是有一絲傲氣,畢竟滄驪王朝有幾位大儒?
隻可惜鄉野之中,強求這些卻是難以實現。
最起碼,要讓張棄收拾乾淨,不可失了禮數。
這便是他授意阿童的帶張棄先去梳洗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