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紅樓去寫文!
回去等著罷。
賈璉聽得這五個字,背上寒津津濕了一片,臉色瞬時慘白起來。
回去等著什麼?
反正不會是忠順親王去給榮國府賠禮道歉。
賈璉垂頭喪氣回了府,還沒來得及告訴賈母,便等來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的消息。
戴權遣了人來,告訴榮國府一乾人等,元春被太上皇重責了三十板子。
榮國府上下均嚇得麵無血色,這時候離元春指責忠順親王失言,還不到十二個時辰。
那戴權遣的人也是個小太監,見了榮國府諸人這作勢,不由得冷笑了兩聲,說道“這時候知道怕了,晚了……也怪元姑姑自個,忠順親王那是什麼人?也是她能上眼藥的。論說元姑姑在宮裡當差也有這麼多年了,怎麼當著當著,反倒衝動起來了,要想富貴險中求,也得看看人不是?”
鳳姐兒素來伶俐,聽得這小太監話裡有話,忙從平兒那兒拿過一個金絲荷包,笑盈盈道“公公……還望公公指點一二?”
說著,便讓人將荷包遞上。
小太監接過荷包摸了摸,覺著裡頭圓滾滾一粒一粒的,料想不是金珠便是真珠,隨手塞進腰裡,才笑說道“元姑姑有心為皇後娘娘分憂那是好事,不過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有些事能不能摻和還是不摻和的好。要不然,自己委屈不說,還禍及家人。”
這一語既出,榮府諸人頓時愕然了,神仙打架,這是什麼意思?
小太監嗤笑兩聲,搖了搖頭道“太後無非是召見了一下太妃娘娘的族親而已……”
榮國府的好處給得到位,許是還得了戴權的吩咐,小太監很快便將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個清清楚楚。
皇後不得今上喜歡,那是出了名的,又因她沒事愛杖責個宮女太監出氣,太後為人慈和,多少也有些兒皺眉頭。
本來這婆媳嘛,隻看賈母和王夫人就知道了,麵和心不和那是常態,親如母女才是少數。
不過,皇後生了太子,在朝臣命婦麵前,素來雍容大度,儀態萬方,又因孝順太皇太後和老太妃,而得世人稱頌。
世人雲,母憑子貴,且時尊禮法,廢太子尚不容易,廢生了太子的皇後,那更是高難度,而要廢一個生了太子又有孝順美名的皇後,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雖說皇後打殺宮人這等事體,不甚好聽,但是尋常下人的身價還不如大牲口,打殺幾個宮人,就如處死幾隻貓狗一般,細究起來,頂多是皇後性子嚴苛,掌宮過嚴,而非有錯。
概因如此,皇後的地位,是穩如泰山。
可皇後一心孝順太皇太後和老太妃,在旁人眼中,對太後未免有厚此薄彼之嫌,虧得太後恩寬,從不計較這些言論。
隻是近些年來,太子年紀漸長,也到了該擇妃的時候了。
這天太後聞得太妃娘家有幾個女孩兒,頗有幾分肖似太妃年輕之時,也是傾國傾城的美人兒,且德才兼備,品格不凡,一時起意,便召進宮裡見了一麵。
太後宮裡就有人傳出話說,太後有意留那幾個姑娘在宮中小住,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皇後聞得這事,這心頓時懸起來了,言道太後莫不是打算效仿太皇太後當年舊事,欲拿著太子婚事作文章。
少年慕色乃是常事,娶了媳婦忘了娘,也不少見,紅樓夢主線的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說到底也無非是賈母和王夫人這婆媳倆在鬥法。
皇後本就對太妃有心結,再有太後這麼一摻和,自然不願意太妃娘家人作太子妃,可硬頂著太後今上,皇後卻沒那個底氣。
皇後心裡一焦急,不免又有些鬱氣,借口宮女端的茶水太燙,杖殺了一個宮女,尚覺氣未定。
就在這時候,元春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