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111章借力打力
趙佗心裡很沒底,身邊帶的幾名文吏才能也一般般,他平時根本沒個商量的人,現在遇到韓信這個六邊形戰士,他豈能輕易放過?
任韓信如何推辭,他就是要拜韓信做大哥,韓信隻能勉為其難收下了這個小弟。
趙佗讓人取來酒碗,大半夜,二人在軍帳中歃血為盟,不,是歃血為異姓兄弟。
各自飲下參合著兩人血液的米酒,趙佗躬身又是一拜,“弟拜見兄長!”
韓信這時候也端起了兄長的姿態,雙手扶起他,“賢弟快快請起!”
趙佗又順勢拉住韓信的手,請他上榻,“兄長這些時日辛苦了,今夜便歇息在此,我二人抵足而眠!”
說著,吩咐人端水來給韓信洗漱,韓信也不推辭,待親衛端水進來,簡單洗漱一番,上了床榻。
趙佗的床很寬敞,兩人各睡一端,倒也不必挨著,隻是鼻息間都充斥著淡淡的腳臭味,最後還是趙佗忍受不了,鑽過來和韓信並肩而眠。
“兄長先前說到,征服南方百越,重點不再奪地,而是征服人心,弟想請教,這人心到底該如何征服?”
先前直接詢問韓信征服百越的辦法,韓信以職位低下,不敢妄言拒絕了,趙佗這會兒變聰明了,開始拐彎抹角地請教。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韓信還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對於南方百越,先不論百越,對於南越,你了解多少?”
趙佗頗有些自得道,“百越我隻略知些皮毛,但說起南越,放眼整個秦國,怕是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在此駐紮兩月餘,我往各處派遣斥候,差不多探查清楚南越山川河流。
此處地形北高南低,眾川發源於三麵群山,奔流入海,根據來路不同,主要河流有三北江、東江、西江,最後三江彙於番禺。
北江由梅氏控製,首領名喚梅絹,幾年前隨越王勾踐的五傳孫定居台嶺(大庾嶺),沒多久,越王病逝,無子繼承,部族推舉梅絹為君長。
台嶺地勢險峻,梅絹在溪水之源頭修了一座城,派重兵把守,算是嶺南最大的一座城。”
趙佗語氣中不自覺帶上輕視嘲諷之意,據斥候描述,梅絹修的那座城還不如中原的鄉邑大,相比中原,南越各方麵落後不是一星半點。
初來南越時,秦軍上到屠睢,下到小兵,看到這裡沒有城池,百姓還過著火耕水耨的半原始生活,那種來自發達地區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他們輕視越人,直到現在,多數人依然如此。
屠睢以雷霆之勢平了南越,又急進西甌,除了因為跟秦始皇誇下海口,兩年平定百越,還因為他對越人的輕視之心。
趙佗駐紮這段時間,雖然已經意識到了越人不是那麼好對付的,但說到人文等方麵,他的態度還是帶有輕視之意。
趙佗繼續跟韓信普及他自己所了解的南越,“南越五部,水牛部居西江,馬蜂部居東江,羊部居番禺,這三部是種水稻為生的。而蛟部位於沿海一帶,蛇部則散居於叢林之中,您招降的桂國主要居離水附近,按我大秦對越人的劃分,是屬於西甌……”
趙佗說了很多,有這裡的山川地形、氣候水係水文,還有他所了解的一些部族的地域分布。
說完,趙佗轉頭看著韓信,“兄長,我知道得夠多吧?”
韓信想不給麵子的說一句,你知道的這些隻是皮毛,不過聽趙佗帶著想讓自己誇一誇的語態,韓信還是給了他一些肯定,“能主動了解天時、地利、人和,不錯……”
趙佗嘴角咧了起來,卻聽韓信又道,“不過,作為一軍之將,這些本就是你應該知道的最基本情報,而其中的人和,伱隻能算略知一二,各部之間的既往爭鬥,全然不知,各部的人文習俗,也全然不了解,還有……越人的需求是什麼,你知道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