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人跟著站出來附和,群臣多數也跟著附議。
他們心裡其實都清楚,屠睢用兵為什麼這麼著急,還不是因為皇帝急?
當初派屠睢南征時,皇帝定下的期限是兩年,屠睢那時也是看不起越人,不知道討價還價一番,便順著立下軍令狀。
兵家之事,猶如三月的天氣,變幻無常,兩年隻能是個大概期限,哪能一點意外都不出?
不過皇帝可不考慮這些,既定下兩年,就必須在兩年內完成。
這一道壓力逼得屠睢不得不冒進,以致兵敗身死。
屠睢固然有錯,根本原因卻是在皇帝身上。
但是皇帝是人間的神啊,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他怎麼會犯錯呢,所以,最後一切的錯隻能由屠睢承擔。
“究過之事暫不議論。”
秦始皇自己心裡也清楚逼得有點太急了,他不會認錯,也不會昏聵到真把所有的罪責推到屠睢頭上。
他想要的隻是結果!
“南方這仗接下來該如何打?由誰打?何時平定?”
眾臣沉默了一瞬,丞相李斯拱手言道,“熟悉南方戰事之人唯有任囂、趙佗,任囂曾隨王老將軍滅楚,駐守會稽,收編楚越舟師,嫻熟越地,後北上任膠東尉,樓船東渡,運送糧秣,相比較來說,資曆經驗皆比趙佗豐富,老臣以為,當提他為主將。”
秦始皇點了點頭,“副將呢?閩越複反,負責中線的周向亦被殺,朕意讓趙佗去平閩越,南越這邊卻不能缺了主事之人,由誰去合適?”
主將好定,提到副將時,眾臣皆閉口不言。
目前朝中可任副將者唯有三人李信、王離、李由。
李信的先祖是魏國大夫;祖父為秦國隴西太守,封南鄭公;父親為南郡太守,封狄道侯,他本人也在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立下過不少戰功,爵位已經升到左庶長了。
王離是王翦孫子、王賁兒子,秦朝幾乎一半江山都是他祖父和父親打下的,妥妥的軍三代。
李由是李斯長子,尚了公主,秦始皇是他嶽父,他現在任三川郡守。
這三個官二代的能力暫且不論,背景都是十分強大的。
南方現在已經是一團遭,數萬將士和民夫用他們的生命驗證了‘吃人鬼蜮’四個字,這一趟過去可以說是吃力不討好。
打贏了,光環是主將任囂的,他們頂多升一二級爵。
但若輸了,丟命是小,還可能連累家族。
對這三個人來說,風險和收益不成正比啊!除非讓他們為主將,還能去拚一把。
也是因為如此,當初秦始皇要征伐南越時,趙佗這個背景不夠強大的年輕人才會被派去任副將,否則怎麼也輪不到他的。
大家都知道這個理,所以群臣中沒有自薦的,也沒有哪個人會舉薦某人去得罪人家。
看著沉默不言的眾臣,秦始皇臉色愈發不好,這些人的心思他又豈會不知?
目光在群臣身上轉了一圈,被他眼神掃過之人皆不由自主屏住呼吸,就怕被他點名出來發言。
正當眾臣惶惶不安時,安靜的大殿中突然響起一個聲音,“臣舉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