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125章三個故事
軍帳內,一隻竹子編成的蚱蜢被韓信擺在了主帥桌案上。
“這是一位名喚小石的戍卒為他未出世的孩兒編製的,可惜,沒能親手拿回家送給他的孩子……”
韓信給眾人講述了小石的故事,還有靈渠道上,那千千萬萬在工頭鞭打下,也要跑過來尋找老鄉,隻為問一句家中一切可好的“老李”。
沒有電話,沒有互聯網,唯一的通訊方式就是信件,作為普通卒兵,在交通困難的南方,是沒有資格給家中寫信的,他們思念親人,擔心家中老小,隨著服役時間的延長,焦慮日益滋長,最終演變成了怨氣憤懣。
聽完韓信說的這些故事,任囂對他越發佩服起來,自己雖然也時常把愛士卒幾個字掛在嘴邊,卻從未了解過他們的需求和故事,偶爾去營中轉轉,關心一二他們的生活,也不過是做做樣子而已。
在絕大多數高位者眼裡,這些戍卒隻是螻蟻,隻是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工具,死了甚至不配入土為安。
卻不知道,他們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人,都有七情六欲,有自己牽掛思念之人。
韓信關愛士卒,不僅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也關心精神需求。
“徙木立信做的隻是表麵功夫,將軍不如調動軍中所有文吏,為將士們每人寫封家書。對久未歸家之人來說,一書可比萬金,正好,從長沙運糧過來的車隊可順便將這些家書運回。”
秦朝的郵遞工作已經很發達了,隻要把家書運到長沙郡,再由亭舍一路傳遞下去,近的一月左右即可收到,遠的兩三個月。
家中有條件回信的,也可回複一封,讓不能歸家的士兵得以知曉家中近況。
任囂點了點頭,當即宣布,這幾日在軍中設置書信代寫點,讓蒼梧、番禺這兩處士兵自備木牘竹簡,兵卒口述,軍吏代筆。有識字的屯長、百將,也要負責幫士兵寫信。
柴勇等人跟隨韓信這麼久,常用字基本都學會了,這會兒終於派上用場。
軍心、糧道、對敵之策,韓信今日一口氣就把這些問題全給解決了,任囂緊皺的眉頭終於舒展開,“此次百越若平,阿信當居首功!”
韓信連忙道,“不敢,末將隻是提了些想法而已!”
任囂笑道,“沒有你這番話,本將尚且茫然不知所措,事若成,本將會將今日軍議內容呈遞陛下,功績大小,全由陛下定奪。”
定好總方針,接下來就是安排具體任務了,趙佗帶五千士兵去平閩越,韓信領剩下五千人加桂國和招降的其他部落,共七千人,留兩千駐守蒼梧,其他去平定湟水、北江,奪回糧道控製權。
任囂領番禺五千人,還有原來在西甌的主力,去西甌收拾殘局。
…………
“師父,你不給師母寫封信嗎?”
大營中,韓信坐在一方桌案前,親自為幾名士兵代筆,柴勇等人的桌子呈並排擺在旁邊,士兵們人手一份竹簡或木牘,排成長隊等候著,柴勇逮著空隙,腦袋湊到韓信這邊問道。
韓信為一名士兵寫完幾句話,得空回道,“寫什麼?她應當早知道我的境況了。”
柴勇道,“誰讓你寫這個了,這麼久沒見,伱不想她?沒什麼心裡話對她說說?”
寫好的士兵開心得拿著書信,去自己所在的郡縣收信處交信,所有書信在這裡就分好各自郡縣,運到長沙後直接轉遞開,史祿就不必再安排人手來分信件了。
“不想!”
韓信筆鋒沾了沾墨,叫道,“下一個!”
從離開淮陰那日開始,事情就一件接一件,就算是空閒時,韓信想的最多的還是南征這仗該如何打,確實沒多少心思想兒女私情,倒是在夢裡夢見過幾次,醒來便又被拋之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