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沒想到韓信剛一見麵就趕人,連忙補充道,“扶蘇公子已經準備動身回鹹陽,我也不回九原了,就跟大王一起去鹹陽吧。”
“隨便你!”
韓信驅馬繼續趕路,劉邦跟在他旁邊,一行人不到天亮便回到了大梁城外軍營。
門衛看見韓信回來,忙打開大門恭敬地把人迎進去,韓信直接驅馬來到中軍大帳,劉邦也厚著臉皮跟著進入。
見這陣勢,陳平已經驚呆了,大王?不是上郡郡尉麼?還有,大秦哪來的大王?
他詢問共騎回來的護衛,才知道韓信居然是陛下臨終前封的攝政王,總攬軍政大權,連下任皇帝是誰,都由他說了算,因為玉璽也在他手上。
能讓陛下臨終托孤,這位年輕的大王能力必定不俗。自己得他親自上門相請,這是祖墳冒青煙了!?
陳平此時不由暗自慶幸,幸虧被家人趕出來,否則可真是錯過了飛黃騰達的大好機會。
此時的陳平不再抱著觀望態度,而是決定竭儘全力相佐大王。
回到帳中,韓信讓護衛下去休息,把陳平留在帳內,劉邦也厚著臉皮在這裡蹭吃蹭喝。
吃罷飯,韓信讓人端來幾盞茶,對劉邦道,“想問什麼問吧?”
劉邦嘿嘿笑了笑,“我想問什麼,大王心裡門清,都是自家人,大王便給我透個底唄!”
韓信不答反問,“我若不立扶蘇,蒙將軍會造反否?”
“這……我也不曉得。不是,你為什麼不立扶蘇?”劉邦有些意味深長地看著韓信,“難道你真想獨攬朝政,或是……”
韓信道,“我隻想遵從陛下遺願!”
“陛下遺願不就是讓你保大秦江山不失麼?讓扶蘇繼位,蒙氏便也能為你所用,你們兩人出手,六國叛賊就如同跳梁小醜,頃刻間即可覆滅,這不是最好的選擇麼?”
韓信輕抿兩口茶,看了眼劉邦,“你心中所想當真如此簡單?”
劉邦故作疑惑,“那不然還有多複雜?”
劉邦說的這個選擇是對他自己最好的選擇,他心裡其實也知道,韓信這個攝政王此時就如同被架在火上,熊熊烈火燒得猛烈,一不小心最後會化為灰燼。
扶蘇公子不喜歡韓信,劉邦心裡十分清楚,如果真讓扶蘇繼位,這對君臣是不可能做到和睦共處的,最後結果要麼韓信白忙活一場,為他人做嫁衣裳,要麼扶蘇完全被當做傀儡。
韓信道,“不管立誰為帝,我隻想完成陛下臨終遺願,不隻是保大秦不失,還有當年陛下在琅琊刻石上,刻下的宏圖壯誌。”
“琅琊石刻?寫了什麼?”劉邦不懂。
韓信看向陳平,“陳君是否看過?”
陳平回道,“平不曾去過琅琊,不過官府曾張貼過‘始皇頌詩’,平讀過,還記得些許。”
“那你給他讀讀。”
“唯!”
陳平站起來走到中間,郎朗誦道,“維二十六年,皇帝作始。端平法度,萬物之紀…………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儘北戶。東有東海,北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功蓋五帝,澤及牛馬。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
群臣相與誦皇帝功德,刻於金石,以為表經。”
陳平說是記得些許,卻完完整整把整篇頌詩都背了下來,劉邦聽完沉默了許久,拱手道,“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