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傳!
到了六夫人赴洛陽探親那天,德昭早早起身收拾妥當了隻帶了些隨身的簡單用品,就來到了祖父母的院子裡等候。
不一會兒,六夫人帶李九娘來跟老爺子和老夫人辭行。
李老爺子笑嗬嗬道“跟兩位親家問好,請他們有空也來咱們這裡走走。”
六夫人恭聲答應了,母女兩個又去後院見李老夫人。
李九娘笑嘻嘻地跟著管事婦人先去內院與李老夫人見了禮,見德昭也在,兩人手拉手親密地進了廂房說話去了,六夫人和李老夫人在廳裡說些閒話。
大約一盞茶的功夫,李九娘戴著慕離出來,有些哽咽說道“母親,我舍不得德昭。”聲音有些哭腔。
六夫人慈愛地看著她“小孩子家家的,要出門了,快把眼淚收了。”
李九娘又向李老夫人福了一禮,再不言語,立在六夫人身後,似乎是非常傷心。六夫人也行了拜禮,母女兩人辭彆了老爺子,就出發了。
監視之人見是李家三房,粗粗跟了一段路,便跟洛陽的人放出了消息,回轉了李家莊,繼續監視李老爺子。
六夫人走後,老夫人便以小孫女即將要跟老爺子遊曆為由,把德昭接到了她的院子裡。
又過了幾天,到了出行的日子,李老爺子素來喜歡清靜,早就囑咐不用眾人送行,因此隻有幾個相熟的子侄過來。老爺子隻有二子一女,老大是德昭的父親李罡,現在襲了齊侯之位,常駐雁門;老二名為李罘,在雁門輔助兄長;嫡女也早就嫁人,也不在身邊。
六老爺仔細查看了車馬和所需之物,再三叮囑下人好生伺候主子。
老爺子帶著德昭辭彆了眾人,六老爺先去李老夫人那裡問了安出來,又敲打下人,許諾待老爺子回來自有賞錢,又時不時過來照應,倒也無事。
再說六夫人一行一連幾日都謹慎地很,自監視之人離去之後,都不約而同鬆了口氣。
“李九娘”扯下幕離,露出了德昭露甜甜的笑容“還是六嬸娘沉得住氣,侄女心裡直打鼓呢。”
六夫人是個爽朗的性子“阿昭,你這小嘴可真甜呢!”德昭嘿嘿一笑,忽又想起什麼似的“嬸娘彆擔心九姐姐,侄女跟你說,那些監視的人有時候用好了也是能當護衛的,再說有祖父呢!”她知道這次出行借助了三房探親的借口,那麼有些事情,祖父肯定是早就跟六老爺夫妻打過招呼的,因此這些話她也不避諱六夫人。
果然,六夫人聽了德昭的話,眉間的一絲憂慮也很快消失“我倒不擔心這個,我是擔心小九給你祖父添麻煩,這丫頭莽撞的很,性子又直,是個會惹禍的。”
德昭忙道“祖父說九姐姐是風光霽月之人,德昭也很喜歡九姐姐,跟九姐姐在一起最舒服了。”
六夫人聽了更高興了,卻也沒有忘記正事,讓德昭趕緊換過裝扮,自有李九娘的貼身丫鬟扮成李九娘。
等收拾停當,早有小廝牽過腳程好的馬匹,六夫人囑咐德昭一切要小心,又對跟隨去的大兒子李銳說道“一切以你妹妹的安全為上,千萬不可令你妹妹涉險,早去早回。”
兩人恭敬應了,日夜兼程奔赴雁門而去。
過了幾日,德昭與李銳商議“哥哥,我們是不是換一下裝扮。”
李銳來也有此意,現在兩人都是富家公子的裝扮,卻不帶一隨從,尤其是德昭膚色白皙,唇紅齒白,稍稍有心的人就能看得出她是女孩子。
李銳年長德昭許多,又經常隨父親李家六爺在外麵行走,這也是李老爺子李昺執意讓他陪在德昭身邊的緣由。當下含笑問道“阿昭有什麼良策啊?”
德昭笑嘻嘻地說“大哥,你扮作遊曆的窮書生,我嘛,就扮作你書童好了。”
李銳有些驚訝,不過還是同意了。當下兩人立馬換了衣飾,李銳看著德昭白嫩嫩的臉蛋,略一思索又掏出了一團類似麵粉的東西,倒了點水進去,用小刷子輕輕在德昭臉上掃了一遍,臉色微微發黃,跟普通的小男孩子差不多。德昭這個時候才知道這位堂哥竟然還有這項技藝,而且看來還是高手。
德昭有些奇怪“大哥,你什麼時候會這個啊?”
李銳眨了眨眼睛“雕蟲小技,是我爹教的。”
“啊”,這下子德昭的嘴巴可以裝下一個雞蛋了,那個整天笑眯眯的六伯竟然會去習易容術。
看到堂妹目瞪口呆的樣子,李銳解釋道“出門在外行走,能謹慎一些總是不為過。”德昭點點頭,有些明白祖父為什麼讓這位堂哥護送自己。
當下兩人也不策馬疾馳,隻是順著官道慢慢前行,又過了幾日,到了一處村鎮,李銳去碼頭打聽了渡船,兩人商定不做包船,隻是雇了一對年老夫婦的小船,並答應他們,如有其他的客人搭乘,船資他們照收就是。
那老漢擺擺手“公子付的船資足夠回程了,小老兒不會再搭彆的船客,再說我夫妻二人本就是要回龍泉老家去,收你這麼多船資已是過意不去了。”
當下兩人尋客棧住下,第二天一早,等德昭醒來,李銳已經置辦好了一些日用品,並找好了挑夫。德昭暗暗責怪自己睡得太沉,一點忙都沒有幫上。
兄弟兩人趕到碼頭,老漢夫婦已在等候。待到收拾停當,正要出發,碼頭上卻騷動起來,一幫衙役凶神惡煞衝了過來。為首地一人大叫“所有的船隻都靠岸,奉縣太爺之命,緝拿朝廷要犯。”
老漢不敢怠慢,將船靠到岸邊。不一會兒,這群衙役來到了船前,將剛剛安置好的東西一陣亂翻,德昭適時地驚慌又強作鎮定地對李銳道“公子,出什麼事了?”
李銳拍拍他的肩膀,轉身過身來對小頭目客氣到“大人,請問出什麼事情了?”一邊不由聲色地塞了塊小銀角子過去,那小頭目臉色好看了許多,看這兩人裝扮也弄不出再多油水,看李銳也是個讀書人,因此也馬馬虎虎回個揖:”奉縣太爺之命,抓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小廝,若有人知情不報,與犯人同罪。”最後一句話是對圍觀的人說的。
人群中有人便應道“都不敢的,王捕頭,有您老在,我們哪敢做那種事?。”
那王捕頭對應答之人笑罵道“虎子,就你臭小子嘴甜。”
德昭暗暗鬆了口氣,慶幸這王捕頭也並非完全不講道理之人。
衙役喧鬨了好長一陣後離去,這廂德昭他們的船也順利地駛入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