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傳!
德昭正念叨祖父的時候,殊不知李老爺子的出遊之行也是風波不斷。
扮成德昭的李九娘雖然性子大大咧咧,但早就被雙親頂住過此次事情的重要性。一路上她怕被人看出端倪,硬是把自己扮成了一個文靜秀氣的名門小淑女,倒是李老爺子也說隻要不出什麼大的破綻,不要拘著自己,李九娘這才又恢複了往日的活潑,不過這樣一來,祖孫兩個的感情倒是拉近了不少。
李老爺子按照過往的遊曆習慣,遇到一處好的山水,便停駐幾日到十幾日,到一處有老友的地方就大張旗鼓地宴客訪友。這樣行事,後麵跟著的人反而不方便施展小動作。故開始的一段時日裡,倒也是相安無事。
這一日,到了河東府。一大早,李老爺子就興致勃勃地出門會友去了。李九娘慢騰騰地吃過早飯,稍稍收拾,就扮成了一位翩翩佳公子,她帶著同樣小廝裝扮的貼身丫鬟紅妝又加上兩個護衛,就趕去早去打聽好的廟會上看熱鬨去了。
過了一會兒,李九娘發現了一絲不對,她假裝挑選珠花的時候悄聲問紅妝,“那兩條尾巴怎麼不見了?”
紅妝是六夫人特意為李九娘挑選的丫鬟,心細如發,她也悄聲道“是沒看到那個紅耳朵,難道是換人了?”她口中的紅耳朵是經常跟蹤他們的一個人,已經是初春時節還受不了北方的天氣,竟然耳朵凍得通紅,怎麼換裝扮也掩蓋不了。
李九娘皺了皺眉頭“我們先回去再說。”
隨便挑了幾件小玩意,幾個人就匆匆回了落腳的客棧,留守的下人稟報,老爺子剛剛叫了馬車說是出城與今天拜訪的老友遊這裡一處叫做赤龍峰的山去了。九娘忙派人將老爺子平常帶在身邊的幕僚請來。這幕僚姓鄭,立刻趕了過來。
李九娘客氣問道“請問先生可否相告,祖父今天拜訪的友人是何人?家住何處?”
鄭先生見小姑娘臉色凝重,忙肅容答道“老爺今天拜訪的是上京趕考時相識的同科袁大人,此人名諱袁熙,文采極好,高中二甲,在翰林院做過五品掌修,善寫遊記。”
“他也是年老致仕嗎?”
“這倒不是,是卷入一宗貪汙案被貶。”
“那是不是確有其事?”
鄭先生猶豫道“詳情在下不知,不過老爺得知袁大人之事時,說過一句“當年”同呼“況拾遺求利以汙其行乎”之人又少了一個。”
這時,紅妝急匆匆稟報道“小姐,侍衛長說周圍監視我們的人隻有幾個了。”
李九娘有些著急,霍地起身往外邊跑去,一邊喊“紅妝,去取弓箭來。”
鄭先生猛地站了起來,也疾步跟過去,一邊走一邊吩咐到“四個人斷後,機靈點,不許尾巴報信。其他人帶著兵器跟小姐走。”
李九娘牽馬上鐙,抄起紅妝取來的弓箭,一聲大喝“駕”,就衝了出去,後麵的侍衛除了侍衛長外都遠遠落在了後麵。
李九娘的坐騎是李家六爺花重金買來的名駒,這次為了不讓人看出是神駿,天天讓它拉車,早都憋壞了,不待主人催促,撒開蹄子,小半個時辰就到了山下。幸虧後麵的侍衛長的馬也不差,不過也趕地滿頭大汗。
等一眾侍衛和鄭先生氣喘籲籲地趕到時,李九娘已經跟山下的小販和過往路人打聽清楚了上山的人有多少,走的什麼路,還跟侍衛長將留在山下的袁家下人逮住了。
赤龍峰倒是不高,但是極其險峻,方圓百裡的讀書人都以登上赤龍峰為榮,隻不過隻有一條路通上去。李九娘留一半人在山下,其他人一起向山上衝去。
時間過得飛快,已接近正午了,李九娘覺得有團火在自己胸口燒著,有個聲音一直在說“快、快、再快一點。”身為李家子孫,她很明白自己的榮光來自哪裡,更明白若是李家的族長今日折在這裡的話,不用多久,首先李家莊就會徹底從這個世間消失,接下來,齊國侯也有可能……,她不敢再想下去,更何況兩人這段時日處來的祖孫情也不是假的,她恨不得能生了一雙翅膀出來。
越往上麵走,遊人越少,遠遠能看到峰頂了,就見有兩人正按著刀柄在路上來回巡視,這段路尤其陡峭,根本來不及躲藏,那兩個人看到李九娘他們回身就跑,李九娘一抬手,嗖的一聲,一人應聲倒地,另外一人見勢不妙,張嘴就要大喊,忽然覺得心口發涼,一個“來”字就卡在喉嚨口再也吐不出來,原來一柄長劍正插在他右胸上微微顫抖,旁邊的侍衛長情急之下出手了。
李九娘來不及讚歎,就見這看上去貌不驚人的侍衛長打了個簡單的手勢,後麵的人包括鄭先生都迅速找地方掩藏了行蹤,李九娘暗暗佩服這些人忙而不亂。她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上過戰場的人,鄭先生更是隨著李老爺子行軍打仗十幾載,對他而言,隻要李老爺子性命尚在,就一定能救出來。
李九娘和鄭先生按照侍衛長示意的方向看去,不遠處一群人將李老爺子與另外一名著白杉的老者應該就是袁熙團團圍住,不同的是老爺子還拈著棋子,似乎對眼前的一切不怎麼在乎,那袁熙卻有些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