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公主傳!
李玨卻不待彆人言語,先叫了起來:“大姐,父親的院子你怎麼進來的?不會是偷著吧?”
在外人麵前,徳昭不願意與她起爭執,遂說道:“不是,我稟明了父親,借幾本書看看。”
那幾位男子視線落到徳昭手裡合上的書上,不禁激動起來,齊國侯大人的兵書,這可是多少立誌走從軍之路的世家子弟夢寐以求的東西。
有一個看起來高高瘦瘦的男子當先對著徳昭笑道:“大小姐是吧?在下吳家克南,這廂有禮了?”
徳昭側身躲過他的禮,淡淡道:“這位公子,你我男女有彆,不必讓在下知曉你的名諱。”說完,又對一旁的李鈞道:“三哥,把客人帶出去,父親喜靜,待他回府後自有人將各位拜訪之事轉告。”
那吳克南本就是存了心思與李鈞兄妹來往,他倒是想搭上李釗,奈何對方根本不熱衷這些人情往來,始終沒有機會。他轉而求其次,刻意與李鈞熟識後,想法設法要見齊國侯一麵,自負有幾分才學,定能讓齊國侯刮目相看。
李鈞自己都沒能進入軍中,齊國侯哪能不了解自己的兒子,跟他能湊到一起的,肯定好不到哪裡去,李鈞試著說過一會,被父親嚴厲嗬斥過後就死了心,再不敢提此事。吳克南不甘心,就在李玨姐妹麵前大獻殷勤,試圖尋找機會。
今天終於進了侯府,雖然齊國侯不在,他很失望,但是齊國侯的兵書能拿到一本的話也是非常有臉麵的事情。沒想到這素未謀麵的大小姐根本不接他的話茬,開口就趕他走。
他擺出一幅自認為最迷人的笑容,又要開口,徳昭臉色一肅,周身散發出寒氣:“退下!”
這時,老總管接到消息匆匆趕了過來,他見李鈞也在,不禁有些納悶這位主子怎麼不攔下他們,這地方若是允許外人自由進出的話,還有什麼軍事機密可談。老人家抬頭看見大小姐也在,她跟前一個長相不錯的年輕男子試圖搭訕,後麵跟著的小孫女也繃著臉,就有些後悔怎麼就聽了侯爺的話,放這些小爺們進了侯府呢。
他板著臉在道:“各位公子,請跟老奴回院子裡,宴席這就開始了。”
吳克南有些迷惑了,怎麼看著侯府的幾個兄弟姐妹都有些不敢得罪大小姐呢。這大小姐也奇怪,一個女子不去參加賞花會,躲在這裡看兵書呢?心裡雖然覺得有些不妥,但還是想試試,就搶先道:“大小姐,不知克南能否有幸借您手中的兵書一閱讀?”
李鈞立馬覺得這人太孟浪了,哪有這樣行事的,但心裡又想看看這嫡妹如何處理此事。
徳昭看著這人,厭煩感油然而生,沉心剛要說話,就聽徳昭淡淡道:“這書是我父親之物,在下不好做主。若是吳公子堅持要見我父親的話,也好說。來啊!”
有幾個人立刻現身,徳昭環視了眾人一眼:“將兩位小姐送回芳華院,告訴段氏找幾個好點的教養姑姑給妹妹們。三哥,這既然是你的客人,帶這幾人去外院外廳相侯,等父親歸家。另外,將幾位公子的家的長輩請來,務必將此事說清楚,免得以後有口舌之爭。”說完,看也不看幾個人,袖子一甩:“送客!守門之人未儘職責,自領一百軍棍!”
一群年輕男女被她這陣雷厲風行的處置驚呆了,吳克南隱隱約約覺得今天惹到了不該惹的人。
李玨不服,徳昭一記眼光掃了過來,她立刻乖乖跟著下人走了。
這時,那群一身黑衣的軍士圍了過來,大有再不離開就動手的架勢,幾人隻好也走了。
李鈞心裡暗恨徳昭不給他留情麵,看到吳克南頻頻回頭看嫡妹,一個主意慢慢湧現在他腦海中。
徳昭經這事一鬨,雖然有些不痛快,但還是將兵書帶回了院子中,省得再起波折。
齊國侯回來後,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沉默了良久,將守門的下人又罰了幾個月的月錢,嚴令除了大小姐和二公子外,其他人一律不得隨意進入書房。
徐夫人知曉了丈夫的處置後,一笑了之。
李家的小姐們被安排在人緊挨著徐夫人的院子裡,徳昭對幾個族中的姐妹麵子上的禮做得足足的,但是從不親近她們。
李釗的第二封信很快到了,同時突利可汗派人去了京城,表明想要迎娶大興的公主,並保證下任可汗定會是公主子嗣。李釗也在信中透露當今皇上所出的公主中隻有麗妃所出的永寧公主適合出嫁。
當今聖上在皇子時並不得寵,不過是後來幾個兄長死得死,殘的殘,才被以楊安為首的人擁上了九五之尊的皇位。他的子女真不多,充其量也就是三個兒子和四個公主。其中楊皇後所出的一子一女早都成家,餘下的兩個皇子在宮中幾乎默默無聞,當今皇帝十分寵愛的麗妃隻出了一位公主,就是這位永寧公主。
永寧公主如今十七歲有餘,尚未出嫁,本人雖然生得不錯,但是脾氣驕縱,畢竟楊皇後所出的大公主與她年紀相差不少,又早早地嫁出去了,她本人在皇帝麵前又會撒嬌弄癡,深受皇帝的另眼相看,年僅十五歲就有了封號,要不是朝中有人上書以其不是嫡公主為由勸諫皇帝恩寵過重,估計食邑也會有。這公主行事有些放蕩,又喜歡擺公主的身份,因此京中對她的評價並不高。
麗妃當年因為女兒食邑的事情心裡有怨憤,不過見進諫之人是楊太師的人,也不敢出言反對。她可知道這楊家的權勢,即使在深宮中,楊皇後也是牢牢掌握了大權她一個無子的嬪妃才能活在宮裡,她原先也不過是皇帝繼位前的一個姬妾,家裡也隻是五品官家,隻是現在也因為她的原因封了侯。
這永寧公主待字閨中,原因是母女兩個眼界奇高,皇帝倒是儘了父親的責任,不斷地召世家貴族中的有為男子進宮,結果人家一個都沒看上。
京城的有好男兒的家裡誰也不想請這位公主回來當兒媳婦,因此都是早早的定親,到了年紀就成親。鬨得皇帝還有些抱怨,怎麼他看中當女婿的人都成家了呢?他現在又不能讓人家休妻另娶,都是輔佐自己的重臣,江山的安穩還靠著這些人呢!
永寧公主原先覺得有一家還不錯,是當今的兵部尚書萬家,他家的大公子年方十九去年中了進士,在翰林院供職,長相也不錯。麗妃也認為女兒年紀不小了,起碼先定親,就讓娘家老娘去萬家透了信,然後就穩穩當當在宮裡等著求親。沒過幾天,萬家尚書夫人進宮了,卻沒有去麗妃的宮裡,反而去了皇後的坤寧宮裡請賜了一柄玉如意。原來是萬家長子明日就要成親,求個好兆頭,這也是天嫁給大臣們的臉麵。這消息傳來,麗妃母女傻了眼,兩人又不能出宮,出氣都不能。
萬家緊鑼密鼓地給自家長子成了家,緊接著家裡有適婚男子的人家也都跟著辦了婚事。麗妃母女無形中促成了京城中男子早早就當了父親。
□□厥的和親使者一到京城,京城不約而同鬆了一口氣,家家都盼著永寧公主趕快嫁出去。皇帝身邊不管是誰,有機會就跟皇帝進諫永寧公主嫁過去如何如何好,皇帝本來不在意,後來說多了,也覺得不錯,他本就是耳根子軟之人,現在想想這突利可汗與女兒年齡相當,又以正妃之位許之,還能對自己江山有好處,就動了心。
麗妃這些年在宮中也有自己的門道,曉得皇帝打算讓女兒和親,著急了,她摸了摸小腹,說不定這裡就有了皇子,還需要女兒女婿幫襯未來的兒子呢。要是永寧去和親了,說得好聽點是一國之後,但真要出了事,相距幾千裡皇帝根本照應不到。麗妃暗暗下定決心,決不能讓女兒去和親。
永寧公主被悄悄召進母妃宮裡,她一臉驚訝地看著麗妃:“父皇要把女兒嫁到突厥去?”
麗妃歎了口氣:“永寧,都怪那些小人們,把你父皇說動了。”
永寧公主目光連閃:“母妃,現在女兒就隻能依靠您了!女兒舍不得離開您,那裡的人野蠻不化,聽說吃生肉呢!”
麗妃點點頭:“母妃知道,這不是先跟你商量嗎?為今之計,隻有你有了意中人,把這件事情做實了,才能逃過和親這一劫。”
永寧公主立即欣喜道:“母親有主意了嗎?”
麗妃自得地說道:“我們得給你找一個你父皇都不敢惹得人做駙馬,得讓他覺得你嫁給他比和親好處更大才行。”
永寧公主臉騰地紅了:”母妃,這世間的好男兒哪有那麼多讓女兒挑選的?”
麗妃好笑地看著她:“永寧,母妃可是聽說你這些日子一直打聽齊國侯家少將軍的消息,難不成你對他沒有心思?”
永寧公主嬌聲道:“母妃彆笑話孩兒了。”有些悵然道:“這個李釗根本不搭理本公主。女兒每次去他那裡,他都不在府裡。我召他進宮,他派人說與理不合,氣死我了!”
麗妃傲然道:“永寧,這樣的人才能保護的了你,若他立時粘到你,母妃還不放心呢。你可是當今聖上最寵愛的女兒。”
永寧聽了這話,也笑道:“這事還得麻煩母妃多為女兒謀劃了,女兒以後一定勸說駙馬多多為小皇弟著想。”
母女兩人相視而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