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易爾,陛下要幾時布雲,何時發雷,幾時下雨,何時雨足。”
殿內眾臣拘於禮法,不敢大聲喧嘩,卻也低聲討論起來。
少年張狂,還是真有道法在身?
本來抱著看戲態度,獨自飲酒消解心中苦悶的太子李賢,不禁麵露好奇之色,認真打量起前方聲音清朗的小道人。
孟凡一路順風順水,遊走諸天,交遊廣泛,關係下至幽冥,上至丹天伏魔院,祖師爺或為上界天師,或輔佐東嶽大帝,不久前又與雷部鄧天君相交,加上道法有成,自有一股氣定神閒的雍容氣度。
“如今剛過日正,未初布雲,未時三刻發雷,申時下雨,戌時雨足,得水三寸零三十六點。”
“臣領旨。”
李治喜怒不形於色,孟凡不慌不忙,一問一答間完成君臣奏對。
“擺駕,朕親至殿外觀看。”
不多時,文武大臣隨駕端坐於外,分列廊道之上。
未初,又名日跌、日央,太陽從中天落下,微微偏西。
“聖人,壇場諸色皆備,可請道長登壇祈雨。”有甲士飛報。
“小道長,請。”
武則天笑語,看起來格外和善。
而孟凡也不多言,微微頷首回應,擺出北鬥七元真人的架子,以免被人看輕了,接著便於眾目睽睽之下,直接飛上三丈高台,震住文武百官。
求雨也分場合。
昔日在縣裡擺壇,為緩解大旱,滋潤百姓心田,一切從簡、講究實用。
現如今,長安不旱,就是正值酷暑罷了,因而求雨隻為演練一番,證明自身並非嘩眾取寵的左道騙子。
既然是秀操作,那孟道長肯定得越花哨越好,把場麵搞大。
此刻,法壇左右插著二十八宿旗號,頂上放一張桌子,桌上有一個香爐,爐中香煙靄靄。
兩邊有兩隻燭台,台上風燭煌煌,爐邊靠著一個金牌,牌上鐫的是雷祖名號: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底下有五個大缸,都注著滿缸清水,水上浮著楊柳枝,各托一麵鐵牌,牌上書的是雷霆都司符字。
此外,左右有五個大樁,樁上寫著五方蠻雷使者的名錄。
明崇儼心神俱震。
怎會跟雷祖搭上關係?
下一刻,更心驚的來了。
孟凡清心,掐訣誦念,哪怕先前不知此神聖名號者,在聽到他蘊含道力,異常肅穆的聲音,亦收斂心神,不敢胡思亂想。
“至心皈命禮,九天應元府,無上玉清王。化形而滿十方,談道而趺九鳳。三十六天之上,閱寶笈,考瓊書;千五百劫之先,位正真,權大化。手舉金光如意,宣說玉樞寶經;不順化作微塵,發號疾如風火。”
“以清靜心而弘大願。”
“以智慧力而伏諸魔。”
“總司五雷運心三界。”
“群生父,萬靈師。”
“大聖大慈,至皇至道。”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
禮畢,皇城之外,一切如常,宮內眾人隻感覺虛空生雷,震九天而動九地,驚四海而翻四溟。
頭頂雲層瞬間凝聚,直接蓋住太陽,同時風婆與巽二郎全力施展法力,涼風習習,闔城百萬黎民感覺整個人暢快起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